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014|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晓凌:拍体育,宛如拍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1-13 20: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晓凌:拍体育,宛如拍人生

发布时间:2009-09-16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Jack 责任编辑:my

        在09'荷赛获奖作品中,有一幅血溅柔道赛场的照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张照片便出自吴晓凌(无忌ID:Vitas)之手。作为长期报道体育新闻的著名摄影记者,吴晓凌用富有戏剧感的镜头语言捕捉赛场上的精彩瞬间,以此诠释一个个故事和一段段人生。本期影展,由色影无忌独家放送著名体育摄影师、荷赛奖获得者、新华社记者吴晓凌个展《400毫米的人文》。

        人文纪实摄影多用广角镜头,28、35,至多是50毫米,而吴晓凌此次带来400毫米长焦那一端的人文精神。“400毫米的镜头,大都是用来拍体育的。”吴晓凌这样解释《400毫米的人文》的标题涵义,“我拍体育的特点就是人,不在光影。”正如他所说,体育摄影在普通人眼中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快速、准确的瞬间捕捉能力,和高强度抗压能力以及持续等待的耐心。然而除此以外,在吴晓凌眼里,一个体育摄影师最重要品质还有“温情”——“摄影师的‘致命一击’不是为了结束,而是要给某个瞬间以生命,为了留住。我们必须先‘爱’上那个瞬间。”也许,只有“爱”,才能真正成就“人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0 收起 理由
安逸001 + 3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笨笨嘉 于 2015-1-13 20:41 编辑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3    iso: 4000    快门: 1/25s    光圈: f2.8


摄影师吴晓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41 | 只看该作者

“摄影师的‘致命一击’不是为了结束,而是要给某个瞬间以生命”


吴晓凌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4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的人吗?

        吴晓凌:比较矛盾,比如我喜欢踢足球,但又不喜欢太激烈,于是就选择了守门员。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但还是受过两次伤,因为比较英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4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是哪一年开始从事体育摄影报道的?还记得自己拍的第一张体育照片吗?

        吴晓凌:我2004年参加了亚洲杯足球赛的报道。当时我在重庆出差,重庆正好有一个赛区,就蹭着拍了几场球。绝对意义的第一张体育照片已经不记得了,但第一场比赛的拍摄情景还历历在目。通过这次报道,误打误撞地入了足球摄影和体育摄影的门。不久后就去德国常驻了,拍体育的机会就更多了,比赛的级别和水平都很高,给了自己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4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上次获荷赛奖后,我们采访你,你强调的一个词就是:运气。但目前的这些作品看下来,就发现,“运气”只是个托词,看作品,你具有了狙击手的品质:敏锐、精确和定力。是不是体育摄影必须具有这种素质?

        吴晓凌:其实怎么强调运气都不过分。在国外,摄影师彼此道别时不会互祝“更加精进”,而只会说“Good Luck”,因为那是最好的祝福。与运气相近的一个表达是“机会”。所以,我一直深深感谢培育我的新华社,从世界范围看,新华社都是报道摄影最高的一个平台。它有一支最具专业化的体育摄影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太多技艺高超,点石成金的同事。而我,只是幸运地捡到一块金子。其实,我的那些国家摄影队的同事们比我更有资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43 | 只看该作者
至于那几条狙击手的品质,如果套用到摄影师身上,我希望再加上一条——“温情”。与狙击手不同,摄影师的“致命一击”不是为了结束,而是要给某个瞬间以生命,为了留住。我们必须先“爱”上那个瞬间。摄影不是摄像,我们是有选择地按下快门,并且知道按下快门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51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在把体育当做一个个故事,一段段人生去拍”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3    iso: 1250    快门: 1/1000s    光圈: f2.8


吴晓凌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51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看你拍摄的体育摄影作品中,很多都有强烈的戏剧化情节。比如布冯和卡西利亚斯迎面走过的那一张,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这种戏剧化情节在你的体育摄影经历中多吗?你之前想过他们会走到那个富有戏剧性的位置?

       吴晓凌:如果把体育比赛看成一段人生,就会发现很多戏剧化的情节。看戏的时候,大家都会抢一个好座位,对体育比赛了解多了,就会知道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可能会发生什么情景,哪个位置可能更好地观看和表达。布冯和卡西利亚斯迎面走过那张照片拍摄于点球决战,因为两队互射点球,守门员肯定要互换。就会产生这个场景。让人惊喜的是,布冯在两人擦肩时向扑出了点球的卡西利亚斯竖了一下大拇指。如果看到再想拍肯定来不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51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的很多作品都是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有故事要讲,而且大多数都比较幽默,这些是你编辑的结果,还是你拍东西就有这方面的倾向?

        吴晓凌:我确实一直在把体育当做一个个故事,一段段人生去拍,对于其中的戏剧性瞬间比较敏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5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体育摄影的价值评价系统虽然已变得多元化,但目前更认同的还是那些对焦难度大、运动速度快、瞬间构图完整的运动画面,在这方面,作为摄影师本身,你平常都做过哪些功课?

        吴晓凌:多看好照片,多读些书,努力从正常普通的生活中多感悟点什么。
        那些所谓“对焦难度大、运动速度快、瞬间构图完整”的画面,在当时连贯着看,大多正常和普通。并不起眼,很难预判。当机会来时,如果没准备好,或者没觉得那是机会,稍一松懈,就浪费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53 | 只看该作者

“体育摄影需要的前提条件:或者真正的无知,或者真正的有知”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3    iso: 2000    快门: 1/800s    光圈: f2.8


吴晓凌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53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相比那些宏大的体育场面和镜头叙事,你更注重人物表情和动作所透露的内心感受,比如说你透过密密麻麻的跨栏拍到的刘翔以及透过球网捕捉到的卡恩怒视的狮子般的脸。

        吴晓凌:我没把他们看做画面的构成要素,也不觉得他们是舞台上的演员。他们都是很真实的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53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每次拍摄时是服从编辑的思路,还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拍摄?

        吴晓凌:通常情况下,编辑肯定不会干涉太多,但会有整体要求。越是重大的拍摄场合,编辑的要求会越具体,包括发稿时间,要保证拍到的照片等等。摄影是很个人的事,我想,每名摄影师都会也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拍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20:54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好像近几年,许多摄影师在拍摄大型体育赛事的时候,开始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还有一些采用lomo拍摄,比如说美国联系图片社著名摄影师大卫·博耐特,他甚至使用移轴来拍摄,拍出来的是有别于报道性的画面效果,也就是说除了报道以外,你在体育摄影中发挥的空间有多大?

        吴晓凌:这个问题,我只能试着回答。说到体育摄影的发挥,我觉得需要前提条件:或者真正的无知,或者真正的有知。这两种非常珍贵的状态下,通常都会很有创造力。拿我奥运会负责的项目而言,柔道好象就处在无知的这一端,这是我的幸运。我对柔道项目所知甚少,根本不懂它的比赛规律,只有把场上的一切都当作在眼前发生的故事来拍。
另外,好象无论初次接触什么,理性的东西少,非理性方面的收获反而会多些,比如说幸运。柔道比赛中,很多关键性场景,我都是站在正确的位置和角度,运动员都是对着我的镜头狂呼,这真的很难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