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3104|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居士林部“镇平中兴寺禅寺”采风活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1-26 12: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居士林部部长心荷光影协同南阳佛文化网站长南阳菩提一行镇平中兴寺采风活动,照片有居士林部部长心荷光影提供。

评分

参与人数 34金钱 +599 收起 理由
山水中人 + 10 相当给力!
翠竹青青 + 30 相当给力!
大个 + 12 相当给力!
淇扈人家 + 30 漂亮作品!
五朵山上人 + 10 漂亮作品!
油灯 + 10 眼前一亮
笨笨嘉 + 20 相当给力!
行军 + 20 赞一个!
舞之韵 + 20 相当给力!
社会发展记录者 + 10 漂亮作品!
红山绿水 + 15 相当给力!
孤芳独赏 + 3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2:53 | 只看该作者
千年古刹     中兴寺简介  
   
          中兴寺(俗名登禅寺)座落在河南省镇平县杨营镇贾庄村西南(500米)处。据南阳志第三十九卷记载,该寺始建于北魏元年(公元386年)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该寺的亭台、楼阁、古坊、古碑、佛塔、塔林、古井、马五砖、汉画石、唐代壁画等建筑都是文物珍品;寺院建筑布局严谨、古雅,气势磅礴宏大,幽深壮观,鼎盛时期建筑面积近千亩。僧众2千余人,所以相传有千亩登禅之说历史见证,是南阳佛文化首页,是佛教文物珍品,堪称南阳“释源祖庭”。  
魏文帝曾带领文武群臣与中兴寺设禅,为国民祈福,并亲自登禅祭拜而得名“登禅寺”。据高僧传卷七:“帝远敕令迎请蜀僧,道汪为中兴寺寺主,敕中兴寺僧,道温为京城寺主,孝武帝也曾整肃中兴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2:58 | 只看该作者
  中兴寺院内的西魏造像碑(三通),雕刻于大统五年(公元537年),碑高1.82米,宽0.82米,圭首刻佛龛造像,佛龛内深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四飞天,释迦文佛跏跌坐于中间方座上,袒露右胸,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着复褶垂于座前;一弟子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侍立于佛后两侧,跣足立于佛前两侧裙,头戴花蔓冠,宝缯顺肩下垂,帔帛覆于双肩,颈饰项圈,胸佩璎珞,下身着垂地长裙,分别手持佛尘和莲花,佛后上方刻有四个飞天,左、右分别上下两层,飞天头戴两束吉祥的佛光。佛像构阁严谨,刀法洗练,线条疏朗,雕技精湛,所雕人物栩栩如生,菩萨身材均匀。飞天飘拂帔帛羽壮裙尾,流动飞纹,极具动感,保留了北魏时期艺术风格,下刻记述了西魏镇远将军步兵校尉前河北太守镇古城大都智固城县开国男白实(字双城)的生平事迹,涉及南阳、顺阳、新野三郡太守,县令刺史、别驾、校尉、将军、丞尉等文武官员六十二人,为该寺捐施田地物资的实际情况,碑文书法是魏笔书法,是雕刻艺术中的珍品,全国仅存的一块石碑。寺内另外两块是曹植的杰作佳品的造像碑文,解放后移交南阳文化博馆保存。对研究西魏的行政、军事、建制、管辖区域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其中的地名和官职,多有未见于(魏书)和(北史)的记载。可补史料之不足,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碑文笔体结构严谨,笔力强劲,笔意婉润遒美,字取横势,方笔曲线,波挑隶意尚存。成为后世书法的典范,史称“魏碑体”。千百余年来,文人墨客,前来拓摹,或欣赏玩味,或馈赠朋友,或临学书,或收集珍藏,络绎不绝,留下了千古绝言佳句林立寺内。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专题下文:“保护好中兴寺文物珍品(造像碑)”。1956年、1963年、1982年分别公布:该遗址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附表为证。  
            释源传西魏文帝(535年--551年)及丞相宇文泰都好佛,帝敕令道臻为魏国大统,敕住中兴寺,大立科条,以兴佛法,使南阳地区佛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帝有敕令南阳郡府、各县重镇宏大佛法,兴建寺院45处。  
碑文记载,隋唐时佛法兴盛。帝敕中兴寺重修,是众所周知的门神--敬德监工修建。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太宗皇帝并于群臣于中兴设斋,有一沙门容貌独秀,举众莫识,问之答言:“从天安来”,禅杖往地上一扎,言讫不见,所扎之处呈现菊花古井一口,井内菊花烁光香气满天,井水取于桶内、碗内呈现菊花一朵(现百龄老人还亲眼睹目过),是中兴寺一大奇观。井水饮之,香味异常,清热解毒,意志养神,延年益寿,祛除八万四千种疑难杂症。在清末民初时,不知所因,古井已封。现乃保存在寺内,实属罕见。太宗皇帝赞奇井一首:“千佛示现香满天,禅寺奇井灵迹显。似莲像菊清凉泉,化育万千国民安。”立碑于菊花井边。中兴寺出现这种奇井,是中、外佛教灵迹中独一无二的,是诸佛菩萨应化度生的奇妙感应见证。  
           所以朝拜中兴寺的文人墨客络绎不绝,留下无数千古绝言佳句。都雕立在寺内,古碑、古坊、塔林等唐代建筑都毁限1958年,特别是殿内东、西两山墙的壁画和后墙的二龙戏珠都是唐代的珍贵壁画,也毁于文革期间,现隐约可见。寺外寺内古柏参天,柏树都是6人围抱粗细,风景诱人,古柏都毁于大炼钢铁年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3:0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中兴寺保存下来的文物珍品有:明代风格建筑的三间殿堂一座、唐太宗等赞井碑一通、造像碑三通、汉画石一块、菊花井一口、三孔石桥等珍贵文物,是研究古文化雕刻艺术和考古的重要依据。  
据高僧传记载:唐朝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在京都都设官寺,帝敕登禅寺改名为中兴寺,沿用至今,还敕赐为南阳郡府官寺,帝敕高僧“道安”法师住进中兴寺,加以殊礼,帝也亲自到殿迎请,师所到之处无不敬仰肃从,包括道教人士也对师特别尊崇。  
释道传记,时号大和尚年少好学,从文纲出家,坚修律义,深入禅慧,中宗皇帝拜为戒师,曾历任白马寺、中兴寺纲维总务。名僧道明法师,师事义学,又到健康先、后住中兴寺盛讲经论,是南阳佛法大兴。  
南朝时宋、齐、陈诸帝都敕封中兴寺衣、钵、琴壮等物(钵于琴壮解放时已无此物),释道传记载。  
孝建元年,世祖于群臣在中兴寺八关齐戒。  
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祖敕重修中兴寺。  
明嘉靖(南阳府志第四册)元庚子重建……,元重建中兴寺记盖问释迦牟尼如来出世度,尚假梵王帝释。  
八部金刚经密迹卫护正法况於口口口法出家染衣为比丘者或传佛心印, 或演说诸经或解通三藏,或心持密咒,显正摧邪或建立伽蓝匕,人生善如斯流辈略有十科,口口口藉国王大帝有力檀越,口口护助缘方能成就如上胜级,有师祥公闍梨到本寺住持,兴建殿宇圣像功德,盖由十方大檀越、绅士、官吏等36人捐施。大元国至元十二年十月某日开山住主持祥公门人寺主慧聪立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3:01 | 只看该作者
英山主喜法师,本县典史李真姐姐敦武校尉,镇平县尹兼尉谷泰来奥里权府宣授襄樊军民总管授襄樊军民,达鲁花尚兀乃宣授正行管蒙古军阔小千户同建。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僧宣智闻重修。  
明成化23年(公元1486年)宪宗皇帝敕赐中兴寺金佛一尊。肃宗、代宗时期,寺院也达到顶峰。(金佛和汉代农具锄一个,县文化馆保存。)  
永乐大典二置引南阳志(按为原南阳府志)康熙镇平县志仍做中兴寺,云后平坡有石羊、毛毵,毵毛下垂,优记光绪(29年)余初拓此两石赠汝宁陆太守继光军之诧为希有,即命工精拓,且言方继其尊翁八琼室金石补正,邀余往读蹉跎,其跋此两碑何若,近由京卿马程、刘翰怡所刻八琼室金石补正寄余,余因劝京卿再索刻太守续稿不可得良,东阿周詹原先生曾言近出魏石刻真者,多有正史所不经见。  
清光绪末年,中兴寺乃保持环周六余亩, 香火田300余亩。随着历史的沿革与兴迁,加上战乱,使佛教活动场所遭到毁灭性破坏,佛教活动被迫终止,僧人流落失散,大部分寺院陷入荒废混乱状态,民国十七年,冯玉祥在河南政务时倡导“改造寺庙、兴办学校”。于是中兴寺曾一度被改为学校。至文革时全部拆毁。  
根据南阳志、永乐大典二置引南阳志(案档为元南阳府志)和康熙镇平县志释源传、释道传记、高僧传等资料的历史见证,充分说明了历代皇帝无不尊崇中兴寺的修建和敕奉中兴寺。对南阳佛教弘法利生、为国为民重视教育作出的千秋伟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3:02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世纪后期,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上下太平盛世,国泰民安,随着党的宗教政策贯彻落实,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及广大佛教信徒的拥护参与,中兴寺得到小部分恢复,1998年县政府研究决定开放的唯一寺院。  
作为县佛教活动的圣地,佛学活动场所仅限一座急需维修的大殿和几间简陋小屋,是远远不能满足佛事活动的需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有一定的困难,靠广大信徒和群众发心募捐数量有限,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再现名刹古迹的昔日辉煌,振兴佛教正法事业,续佛慧命,需唤起全社会、全人类、全民族业关心、关爱这座五朝皇帝登过禅的释源祖庭--中兴寺,发扬乐善好施,济世度人的品德和胸襟,担负起神圣的职责,此无上之法,独益于今,造福于社会!广积福田,庇荫于子孙,恢复重建中兴寺应化度生古道场,同兴胜举,还复净业风尚,续佛慧命,共此担荷宏魄伟任!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1-26 14:06 | 只看该作者
精彩拍摄,加分投票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1-26 14:0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1-26 14:19 | 只看该作者
{:7_2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1-26 14:2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投票加分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1-26 14:30 | 只看该作者
我老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