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01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满异 责任编辑:my
“这是一个商人,带着他的老式照相机,离开灯红酒绿的广州,前往没有夜生活的彝乡,用黑白胶片拍下了一组《荒野上的彝人》,在不清楚荷赛肖像类奖项规则的情况下,就寄往阿姆斯特丹,并且认为自己肯定会获奖,然后就获奖了。 这个名叫王刚的商人以业余的方式开始摄影,又以业余的方式获奖,并且乐此不疲,因为他以业余为荣。”
查看全部评分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LX2 iso: 800 快门: 1/25s 光圈: f2.8 30152J631T.jpg (50.13 KB, 下载次数: 2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10 20:47 上传 摄影师王刚像 尚陆 摄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LX2 iso: 800 快门: 1/25s 光圈: f2.8
30152J631T.jpg (50.13 KB, 下载次数: 2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10 20:47 上传
关于获奖作品:仅用五天时间拍摄完成
30152J631T.jpg (40.32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10 20:47 上传
30152J631T.jpg (40.32 KB, 下载次数: 20)
王刚作品“黑白彝人”
色影无忌: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摄影的?又是怎样开始彝族的拍摄?
王刚:我用吴家林写的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与王刚是2005年在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相识的。我知道他是刚涉足摄影与‘摄影界’毫无关系的新手,组委会印制的参展摄影师名册中自然没有他的名字,更没有他的展厅。然而他确实在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办了影展:自个儿在古老的街道墙壁上挂出他的摄影作品,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这是他几次出差顺带拍了玩的照片,有纪实,风景,小品,我曾对这批作品点评过,给我的印象:出手不凡,略显幼稚。
色影无忌:那“藏人”系列是什么时候开始拍的?去拍西藏是出于什么想法?
王刚:应该是在2007年8月和2008年的8月。去西藏主要是觉得没有什么别的地方可去了,别的地方都不够有荒原感。
关于形式:好的彩色摄影最高境界是去色彩化
30152J631T.jpg (50.54 KB, 下载次数: 1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10 20:50 上传
30152J631T.jpg (50.54 KB, 下载次数: 18)
2015-2-10 20:50 上传
王刚作品“彩色藏人”
色影无忌:据了解,你在看了美国画家汤玛斯·艾金斯的绘画作品以后,开始钻研彩色摄影。能具体说说他对你的影响或启发么?
王刚:西方传统油画虽然貌似写实。实际上如果一个艺术只满足于“真实再现”就失去了许多艺术价值,无论是荷兰的伦勃朗、维米尔,还是汤玛斯。他们的绘画色彩都是基于光线,就是说不能认为他们是用黏了油彩的笔绘画,而是用光线绘画。中国彩色摄影教育大多数强调反转片的色彩饱和度,这是非常错误甚至是愚蠢的。似乎用比较贵的反转片才是时尚。我个人主张:好的彩色摄影最高境界是去色彩化。是“灰”的,这是需要光线来表达的。
色影无忌:之前由尚陆策展的王刚摄影展名叫《内像》,你怎么理解这个“内像”的含义,以及与你摄影的联系?
王刚:《内像》这个命题挺好。你在拍着别人,别人是你的镜子。拍摄对象的状态(表情、眼神、服饰、动作、道具、光线)折射的是你的内心。你是为了什么创作?成名?得利?得奖?夸奖?那你就永远不会成为艺术家。只有你为内心创作。你才是你这个“自我”,而自我是艺术最重要的要求。
色影无忌:你使用什么相机和胶卷?为什么选择66中画幅与胶片,聊聊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王刚:禄莱双反。1954年出厂的旧相机。至于为什么6乘6胶片。那不好表达。只是表达需要。比起内容,形式是个屁。奉劝大家不要在去光顾昂贵的器材,只找你需要的。尽管那有可能是傻瓜机。
关于肖像的精神:我是在大凉山找到了无数面镜子
30152J631T.jpg (49.63 KB, 下载次数: 1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10 20:51 上传
30152J631T.jpg (49.63 KB, 下载次数: 18)
2015-2-10 20:51 上传
色影无忌:拍彝族的中国摄影师,之前有黎朗,他也是用66黑白。你觉得你的黑白彝人与他的不同侧重点在于哪里?
王刚:黎朗是我的好朋友,他在拍彝族期间也是个为内心创作的艺术家。因为他的内心非常诗意,非常自尊。所以他在同时代拍同样题材的摄影师中一枝独秀。可以说彝族这个题材中,纪实摄影至今无人能出其右。因为他诗意化的相片,孤独,宁静的像大凉山的风一样。没人做得到。没人拥有他那样的内心。
我不是个纪实摄影师。而是个肖像摄影师。我是在大凉山找到了无数面镜子。我在拍摄镜子里的自己。因为我自己内心非常焦虑,狂躁。所以那些镜像非常不安,非常暴力,非常自我,非常张扬。
有些人(甚至名家)拿我的作品和黎朗的比较,我觉得大可不必。我们要表达的需要不同。你可以选择你更喜欢谁的,没有谁的更好或更不好,要看你的内心更接近谁,那是你自己的事。跟我跟他都没有什么关系,又不像看电影,你需要掏钱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