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暖色雪地 于 2015-3-13 09:25 编辑
祖师殿后边的宫殿是三清殿。 门柱上有两副对子: “三玄通大道一贯理极微,月窟天根合无为即有为”, “道体清虚本绝纤尘之染,人心执著故多氛秽之尘”。 本殿供奉的是道教中地位至尊的神仙。即:玉虚圣境清微天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禹余天灵宝天尊,太清仙境大赤天道德天尊,称之为“三清”。“三清”实际上是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宇宙形成以前,混沌一体,后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媾融合而万物生。《道教义枢》卷七引《太真科》说:“大罗(即宇宙)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也。”始气化清微天玉清境,元始天尊居之;元气化禹余天上清境,灵宝天尊居之;玄气化大赤天太清境,道德天尊居之。“三清”尊神的形成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演变。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时,张道陵在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五斗米道,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把太上老君更名为道德天尊。“三清”的名称最早见于南朝梁陶弘景撰写的《真灵位业图》。该书把道教最高尊神排了四位,第一位是元始天尊,第二位是元星大道君、第三位是太平教主金阙帝君、第四位才是太上老君(道德天尊)。三清的最后定名是在唐代(《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中有明确记载)。道教对三清三境的崇拜,体现了对世间万物的“道”的追求,反映了古代人的宇宙观。把宇宙神格化,把道体人格化,这也是对“道”和“自然”地定位。 1、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虽为道教最高神,但他的出现要比太上老君晚的多。晋代葛洪的《枕中书》记载:“混沌未开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仰吸天气,俯饮地泉。经数劫,与太元玉女交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伏羲、神农皆苗裔也。”,《隋书·经济志·四》称他:“生于太元之先,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也,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间相距经四十亿载,所度皆诸仙上品。” 元始天尊是何模样?《历代神仙通鉴》曰:“顶负园光,身披七十二色。”三清殿里的元始天尊,头罩神光,左手执丹丸,右手虚捧,象征“混沌未开,万物未形”时的无极状态。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其圣诞。 2、灵宝天尊 对于灵宝天尊的来历,见于典籍的极少。《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云:“太上大道君(《真灵位业图》中,陶弘景称灵宝天尊为‘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者,盖二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寄胎母氏,育形为人,母妊三千七百年,诞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岳丹元之阿。位列高仙,万神入拜,治玄都玉京,玉女三万人侍行。其名为元始天尊所赐。”三清殿中,灵宝天尊供奉在元始天尊左边,手执太极图或玉如意,象征“混沌始清,阴阳初分”的第二大世纪,故以阴生阳消,昼长夜短的夏至为其圣诞。 3、道德天尊 在元始天尊的右边坐着的是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最初的名称叫太上老君。《云笈七签》中说:“老君母曰玄元玉女,日精入口,吞而为孕,怀八十一年,剖左腋而生,生而白首,故曰老子。” 事实上,老子是春秋时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他曾担任周王室守藏史(国家图书馆长),他见当时礼崩乐坏,于公元前491年辞官西行,时年八十岁。七月到达函谷关,关令尹喜留之著书,历时半年,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 秦汉以来,老子被逐渐神化。东汉明帝、章帝之际(公元58—88年),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云:“老子者,道也。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老子被称为太上老君,最早见于《老子想尔注》。书中说:“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后汉书·桓帝纪》记载:汉桓帝使中常侍管霸去苦县祀老子于濯龙宫。百姓见皇帝如此尊崇老子,争相仿效,“后遂转盛”。可见东汉时老子已被尊为神,且享祠祀。 有一本《老子八十一化图》,描述老子历代变化情况:黄帝时号称广成子,周文王时号燮里子,武王时号育成子,周康王时号郭叔子,汉初为黄石公,汉文帝时为河上公等等。汉顺帝时,张道陵把他尊为道教祖师,并把《道德经》作为传习经典。 唐宋时,对老子的尊崇达到极致。据《唐会要》卷五记载:武德三年(620年)五月,晋州人吉善行于羊角山,见一老叟,乘白马朱髫,仪容其伟,曰:“谓汝语唐天子,吾汝祖也。”高祖异之,乃于此地立庙祀之。唐朝皇帝对老子屡加封号,仅玄宗隆基就给老子加了三个仙号。天宝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玄宗驾幸太清宫,为老子加号为:“大圣高上大道金阙玄元皇帝”。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定二月十五日为老子圣诞。宋真宗赵恒祥符六年(1013)八月,颁诏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封号在道教中一直沿用到今天。三位神仙是无形无象的“道”的化身,是道家哲学“三位一体”的象征。元始天尊是天地混沌时玉清境界的化身。灵宝天尊是天地从混沌到分判阴阳的上清境界的化身。道德天尊是代表天地初开时太清境界的化身。他们身后的道德天尊就是人们熟悉的太上老君,即老子,名李耳,也叫老聃。历史上确有此人,春秋楚国人,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创史人。老子的《道德经》是道教传习的主要经典之一,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最早记载其事迹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老子的诞辰是阴历的二月十五。其实,“道教”这个词最初并不是宗教名称,诸子百家都将其思想理论称之为“道”,以其“道”教人,称之谓“道教”。像儒家宣扬孔子“以尧舜禹汤文武之道教天下”。一直到东汉顺帝(125-144)时,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产生的道教教团称为道教以后,才被作为宗教名称使用。 我们看两侧的对联: “三玄通大道一贯理极微,月窟天根合无为即有为”, 这就是老子的“无为”思想。 三清殿内的壁画,是采用山西芮城永乐宫元代壁画“百神朝元图”。原壁画描绘的是各路神仙朝谒元始天尊的盛况,整幅壁画共绘画了394位神仙,每位神仙姿态各异,形神具备,表情、面貌无一雷同,整幅绘画构思宏伟,气势磅礡。为元代壁画中的珍品,三清殿格外增色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