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500|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为何不防水 这并非技术层面障碍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5-3-25 22:29 | |阅读模式
来源:佳友在线
当手机掉进水里的一瞬间,所有人都会产生一种时空凝固的错觉,因为这意味着在正常的新老交替之前,自己的手机需要提前下岗,这于情于财都让人难以接受。

赛诺数据曾经给出一份让手机厂商十分纠结的调查报告,用户对手机的痛点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电量、进水、碎屏。同时,当问及用户为此能给出多少预 算时,更多的电量是200元,防摔是50~100元,防水是希望厂商能够免费提供。究其原因,很可能是电量和碎屏在日常使用中出现更为频繁,而进水听上去 让人更绝望。

众所周知,尽管大部分手机对水完全没有抵抗能力,但还是有主打户外和三防的手机可以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其实现在手机的防水方案已经很成熟,没有普及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厂商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随着工艺和材料的提升,很多手机的机身会尽量减少按键,并且中框和前后面板的缝隙很小,所以即使在复杂的应用场景中,手机对水敏感的地方主要集中在 USB口、耳机孔、听筒、扬声器这些位置。为了节省成本,USB和耳机孔一般会直接做到主板上,所以不会去做点胶和封胶,如果水从这里进去,基本上可以 “直捣黄龙”。另外,听筒和扬声器的处理方式则是加一层防水透气膜,顾名思义就是做到透气不透水。而这个膜的成本对手机微薄的利润来说是很高的,如果听筒、扬声器、主麦克风、降噪麦克风全上的话,材料成本就到了20元左右。

除了机身上这些赤裸裸的开孔,为了防水,手机的结构也必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较极端可能是给外壳套上硅胶,但这样的话,手机的精致和美感就会牺牲 掉。为了尽可能兼顾这两方面,三星和MOTO曾经用过另外一种轻度防水的方案,在手机后壳的制程工艺中,通过开双色膜,做上一层很薄的“密封胶”,毋庸置 疑,这么做成本又得上升十多块。


另外,当手机厂商给某款手机打上防水的标签的时候,在量产前后,手机必须通过指定实验室的质量测试,费用自然是不菲的。同时,无论是改进治具还是增加工序,都会对产品的生产难度和良品率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如果厂商一定要将防水事业进行到底,很有可能面临“有钱也花不出去”的窘境。因为以上这些制程需求对代工厂来说是很高的,国内能达到这种水准的代工厂屈指可数,如果手机厂商的订单不够大,让利不够多,项目胎死腹中也是有可能的。

现如今,很多手机厂商为了抚慰用户对手机进水的恐惧,相继推出了比较人性化的意外保险。虽然在服务中存在一个时间差,不过相对于复杂和高昂的成本, 这也许是目前最靠谱的解决方案了。对未来的期待无非是在材料和制程工艺上取得突破,让手机适应更复杂的使用场景,只是在这方面,手机厂商几乎没有可以作为的空间。






点评

精彩!  发表于 2015-4-1 20:37
精彩!  发表于 2015-4-1 20:37
好资讯!  发表于 2015-3-25 23:14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5 收起 理由
红山幻影 + 2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5-3-25 23:14 |
资讯!学习、欣赏。{:7_296:}{:7_296:}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09:19 |
红山幻影 发表于 2015-3-25 23:14
好资讯!学习、欣赏。

谢谢红山幻影老师欣赏支持!上午好!

点评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4-1 20:35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4-1 20:35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3-26 11:0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09:19 |
红山幻影 发表于 2015-3-25 23:14
好资讯!学习、欣赏。

谢谢红山幻影老师点评、加分支持!上午好!

点评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4-1 20:36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4-1 20:35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3-26 11:05
5
发表于 2015-3-27 15:22 |
漂亮作品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6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6:16 |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5-3-27 15:22
漂亮作品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谢谢神州揽胜老师欣赏支持!祝新周快乐!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