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笨笨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草场地专家见面会访谈 之 “会诊”后的专家们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09:53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觉得这次见面会活动组织得怎么样?

        蔡萌:我也是第一次参加,没比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09:54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SONY  DSLR-A700    iso: 400    快门: 1/40s    光圈: f5.6

王璜生接受色影无忌采访          小九儿 /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09:56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您对这次见面会的总体感觉怎么样?

        王璜生:气氛很好,这次来自国外的摄影师不少哦。像我今天接触的有年轻的,也有在摄影界有点影响力的,像魏壁啊,像日越啊,拿来的东西都是很有思考的,而且这些人我们以前做摄影双年展的时候都是有一些交流,在这里见面大家也是朋友之间的这种交流,也会交流近期在干什么,想什么,这种交流是比较平等的,有意思的。其实我们作为所谓“专家”来参加见面会所抱的目的是,我们也想了解现在这些摄影家在做些什么,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今年来了很多国外的,也有一些很重要的,我见过一个,他是美国一个IPA摄影奖的一个获奖者,它拿来的东西也确实非常不错,观念、拍摄方式、跟当代社会之间的一种关系,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也有一些很年轻的,刚我看一个才20岁的美国男孩,他拍的东西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看中国的东西,这次很明显,很多外国的摄影家们都是拿了很多跟中国有关的作品来交流,也有很多国外艺术家拿西方人的角度来理解中国人的东西,中国艺术家有时候看到的是一个方面,但对国外艺术家有时候偏重看另一些方面,所以会不一样,有些东西会拉开一些距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09:56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您在点评的时候一般是从哪些角度去给出摄影师一些建议?

        王璜生: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建议不建议,还是更多是一种交流吧。我们也想了解一下大家都在想什么,当然都会从一个我感兴趣的地方,我感觉到的地方来入手来引发一些话题,来转换一些东西吧。我想可能我切入的角度跟蔡萌跟顾铮也都不一样,我在摄影的专性方面还不是太在行,我可能更多从近期参与或看过一些什么活动时感觉到的一些东西来跟艺术家做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09:58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我们知道很多国外艺术家可能在本国经常有机会参加这种交流会,那么您感觉他们这次所做的准备、作品的陈述、呈现方式等上面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王璜生:首先我不知道在西方他们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见面会,我不太了解。我知道在美国,像那个休斯顿摄影节是有,那么其它有没有;像阿尔勒有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09:58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也有。

        王璜生:是吗?这是一个,那么另外今天参加活动我的感受是这种见面会在摄影界它就搞得起来,而且非常有意思,那么在其它艺术界,尤其是美术界,就没人这样去做。是没人做还是做不起来?但是我觉得这样的交流方式,可以打破原先的模式,就是说比如我们去看画家的画室,去一个一个跑下来,当然现场感很重要,但是这种交流的方式也是非常有局限的。那么如果有类似这样一些活动,更主要一点我认为是一种平等交流的方式,我是觉得作为批评家要了解更多艺术家的东西,艺术家也应该更多跟批评家之间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也许也会碰撞出一些可能性。像这种活动方式,在其他“界”有没有可能,或者说更有趣更轻松的一个交流的方式,搭建这样一个平台,也是很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10:00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SONY  DSLR-A700    iso: 400    快门: 1/10s    光圈: f4

本次见面会专家尚陆在看片          小九儿 / 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10:00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您从在广东美术馆做《中国人本》到现在,也是见证了中国摄影的这样一个发展和变化过程,到今天看到这些80、90后的各国艺术家,您觉得总体是怎么样的变化趋势?

        王璜生:今天接触的东西还是有限的,要做出这样一个评论还是太着急了一些。但我觉得,目前来讲,一些比较成熟的艺术家还是有比较沉得住气的力量和思考,包括自己建立的比较稳定的走向;年轻的艺术家他们其实很多东西还是在寻找,有的时候会比较杂乱但也有一些从中能开发出一个新的路径。我想这就是开这次见面会大家可以去探讨的东西,也许同专家谈论的不同的意见,但作为艺术家,他怎么去把握自己,怎么去挖掘自己的可能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10:00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昨天有些艺术家说的很有意思,说这是一次“有病看病,没病保健”的活动,其实这种说法背后能看出他们,尤其一些年轻艺术家带着很深的焦虑过来。你觉得这种焦虑感通过这样一次活动能得到什么样的缓解?

        王璜生:焦虑感都会有的,包括很多成熟的艺术家也都会有,这是正常的。当然今天看下来这么多,其中有很多也是带着一种似曾相识,或者难以突围,或者想变出一种新的东西出来,这个对摄影界来讲,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去消解这样的焦虑?或者说突围的一个方向,个人的突围也好,摄影的总体突围也好,等等……我觉得这个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不是通过一次见面会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我觉得草场地摄影季还是凝聚了一群人的力量,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我们看到国外一些重要的专家也都来,使得中国摄影跟国际摄影的对接有更多的途径,或者说吸引更多的目光。我们接触到这样一个机会,也是把很多国外专家请到中央美院进行交流,昨天下午埃娃(纽约MoMA摄影报策展人)去了,我们也组织了我们的博士生们跟她做一些交流,据说还是挺热闹的。明天菲利普斯(ICP策展人)去我们那里做交流。我想交流还是多种形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10:01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您之前是广东美术馆的馆长,现在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那么您有没有从做展览的思路上去给出摄影师一些建议?

        王璜生:其实今天会谈论到这样一些问题,当然从展览的角度讲,对作品呈现的素质提出我们的一种要求,包括成像的方式,包括摄影跟传统跟当代的一些接触的方式。我前面提到看到一个国外艺术家获过奖的作品,中午我们跟顾铮交流的时候也都提到这个作品,也都觉得非常不错,而且都说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最好的东西,因为他的特点其实是在现代与传统媒介之间找到一种关系,同时也在平面跟装置之间找到一种关系。

[url=]共5页[/url]<<<12345>>>


草场地摄影季(24)   三影堂(25)   阿尔勒在北京(1)   专家见面会(21)   蔡萌(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10:01 | 只看该作者
{:7_307:}{:7_3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5-4-5 11:3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5-4-5 11:3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5-4-5 17:29 | 只看该作者

好知识  学习分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5-4-6 13:5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