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挥之不去的摩托情结 作者:贾元武
奇怪,人到中年,快奔五了,有车有驾照,竟对汽车喜欢不起来,仍然喜欢摩托车。这种摩托车情结,挥之不去。
话还得回到三十年前。1984年,俺十六岁刚上师范,一个星期天,一位好友骑个红色雅马哈80找到我说想吃板栗咱们去二龙山里收点。当时摩托车很缺,整个县城也就邮政局有几辆,社会上有几辆,并且都是老板级的,看到老板们骑着摩托,很是羡慕。用现在话说,那是羡慕嫉妒恨啊,呵呵。所以,看到好友骑着借来的摩托来,很是惊讶,就一口答应去二龙山里。那时年轻胆大,也不害怕,也不知驾照不驾照,也不知山里道路是那么的坏,也不知我这好友技术咋样,就坐上摩托车西出县城,经石佛寺北上二龙。一路上,尽管是沙土路,但初次坐上摩托车的喜悦心情和路上的美景,使我们倒也不觉得苦和累。况且,路上也没啥车,本就汽车少,偶尔碰见一两辆拖拉机。
灰头土脸到了二龙,已近中午,就在街上唯一的一家饭馆吃饭,饭馆烧着柴锅,也没什么菜,就让老板炒个土豆片猪肉片,两片合一啊,呵呵,下了两碗捞面条,那碗跟脸盆一样。
边吃便聊,老板听说收板栗,就说二龙街没有,还得往里走,还有几十公里山路,路况更差。乖乖,听到这,我俩被吓住了,决定饭后打道回府。那顿饭好像一块两毛钱,多大一盘猪肉片土豆片八毛,两碗(盆)面条四毛,钱真值钱呢,当时那辆雅马哈80七千多,俺父母工资每月四十五大洋,我才二十六,啥概念,那雅马哈就是现在的宝马奔驰啊。
回程中,可能因没达到收板栗的目的,好友心情有点不咋好,咱没事,本就是出来玩的,也没坐过摩托车,也没来过二龙,全当出来玩玩。车过赵湾水库,快到石佛寺,好友说“不开了,你来整”。我天呢,吓死我了,骑自行车还差不多,好友说没事跟骑自行车一样,只要记住刹车就中。怀揣着扑通扑通的心,战战兢兢地跨上了摩托车,好友简单介绍了油门、档位、刹车、喇叭等,启动,前进,嗨,竟学会了,那时候,心,真的很灵啊,呵呵。在原地转了几圈后,好友坐上摩托说“走,出发”,我说“不打扎子吧”,他说“木求事”。就这样,边走边学,换档加油松离合,一气骑到县城西关卫校俺的家,俺俩一身土一脸灰,好友说不去你家了,我去还人家摩托。
我天,我地,从此我算掉进摩托这个深潭里,从此我算爱上了摩托,从此开始了烧钱之路。近三十年来,总共骑了八辆摩托,不知烧进去多少银子。这是后话,稍后慢讲。
自从学会骑摩托后,看到哪里有个摩托,就凑上前研究一番,欣赏一番,眼气一番。有时碰到熟识的了,央求着骑一圈。那时,还有个《摩托车》杂志,两毛五,上面经常刊登精美的摩托车照片,买,过过眼瘾,学学知识。现在,我这厚厚一沓杂志还在家里搁着。当时,我上师范是带资上学,每月还有工资二十六元,工资二十一,奖金五块。我就开始攒钱,向着摩托梦进发。每月只花六块攒二十块,反正在家吃饭又不花钱,六块钱买买几本杂志,理理发,吃点小吃,偶尔喝碗肉片汤五毛,喝碗混沌三毛,喝瓶啤酒二毛,等等,都很便宜,六元的日子竟也过得滋滋润润,1985年,全国工资普调上涨,俺的工资涨到四十五,那个激动啊。攒,接着攒,此时,工资涨后,物价有点上涨,拿出十五零花,每月存三十。就这样,到八六年师范毕业,俺买了平生第一辆摩托车建设50,1350大洋,还有华夏821照相机,出厂价175,零售225,云光厂生产,在石佛寺北部,找到厂长女婿搞个出厂价。哎哟,天哪,发哪门子神经,俺还喜欢上了摄影,都是烧钱玩意啊,呵呵。关于摄影,随后专文介绍。
这两样东西,说老实话,单凭攒的钱是不够的,这里面有父母的资助,有跟另一个好友倒腾走私计算器、电子表、录音录像带赚的钱。对,我还买了台当时最流行的华强三洋8080收录机,398大洋。在当时的年代,俺这几样东西都是很拉风很潮流很风光的哦。摩托车全县很少,照相机全县很少,收录机只有机关单位和学校有。
踏上骑摩托这条路后,我这几个宝贝陪伴我度过N年潇洒时光,骑着摩托,戴着墨镜,穿着喇叭裤,背着相机,拎着收录机,哈哈,很是潮啊,潮死了潮,呵呵。拐回来还说摩托车,随着时代的发展,俺的摩托车也在不断更新,并且把父亲也发展成摩友,我先后骑了八辆,父亲骑了三辆,当然是咱的“落厥子”哦,呵呵。从建设50到洛阳80、南方125、大阳90、钱江100、巡洋舰125踏板、中华125、铃木125。喜新厌旧,不断更新,光骑新款,跨式、弯梁、踏板,全都过个遍,反正有父亲在“接二把”呢。遗憾的是,赛车领域,一直没有涉猎,都反对啊。其间,在九零年吧,跟父亲在一起很熟的小s叔叔调到公安局车管所,还跟俺办了个驾照,还是D*证,三轮的,十块钱*办*证费小s*叔也没要,俺还一直记着这份情意。
进入新世纪初,流行考取汽车驾照,又花几百元考取了汽车驾照,C证,人家要给B证,坚决不要,麻烦啊。汽车驾照到手后,不像别人激动的不得了,对四个轮爱的疯狂,见到汽车总想摸摸,没有刚学会骑摩托见到摩托那种心情,那份喜爱,也许是人到了一定年龄定力增强的缘故吧,心中惦记的仍然是摩托车,轻便、小巧、便捷、易停放,只要有路,哪里都能去。
2010年,电动车流行,咱也赶潮流,买了个最新款的绿佳牌大白鲨电动车,但对摩托车依然钟情,家中仍有两辆摩托车,隔三差五的骑一下。
去年(2014),首长嫌摩托车碍事,占地方,就先后处理给需要的人了。处理之后,心里空荡荡的,虽有电动车,但哪里能体会到风驰电掣的感觉,哪里有那种穿行在风中嗖嗖的感觉,那种妙不可言的感觉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何况,还有几十年的情谊。
去年,还买了车,但车有摩托那种轻便、灵巧、哪里都能去的便捷吗?况且,现在开车出去停车都是问题,搞不好罚单就来了。虽然,也能说走就走看风景拍风景,但有些地方,车能去吗?比如,山间小道,田间小道,城市巷道。总之,没有摩托车方便,只要有路,哪怕是小道,摩托车都能去。
今年,再整一辆摩托车的念头一直在心头萦绕,要不是内弟的摩托让俺先骑,年初就搞定了。最近,一直在研究,看是搞个赛车还是跨式还是弯梁,纠结中,各有千秋啊。不一定贵,能载着我说走就走,就中。
看来,摩托车,一个我挥之不去的情结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