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老徐 发表于 2015-6-7 20:25 感谢唐河老徐老师的欣赏和支持! 敬请指导。 |
总结 德日大战后,佳能CN-E50mm T1.3 L F整体表现可说轻微占优,不过代价却是比施耐德Xenon FF Prime T2.1/50贵上近万元(34522元 vs 25650元)。坦白讲,用电影镜拍摄静态照片的用户并不多,但照片却或多或少可反映镜头影片拍摄的质素,从表现来看,两镜于应付4K拍片已是绰绰有余。 |
拥有大1级的T1.3光圈,CN-E50mm T1.3 L F一如预期背景虚化能力上比Xenon FF Prime T2.1/50要强,两镜散景过渡相当柔和,未有出现二线性问题,不过可能由于采用的圆形光圈设计,Xenon FF Prime T2.1/50的14片光圈对比“只”有11片光圈的 CN-E50mm T1.3 L F 效果上看来也没有太大分别了。 |
T1.3 大光圈 vs 14 片光圈叶 除了主体的细致度,电影镜大多都相当强调散景,以营造出大家经常听到的“电影感”。相比起大部份相机镜头,电影镜其中一个最大不同便是光圈叶的数量,以此次比试的施耐德Xenon FF Prime T2.1/50和佳能CN-E50mm T1.3 L F为例,便分别采用了14片和11片的光圈叶。 |
利用T1.3的光圈,CN-E50mm T1.3 L F无疑在收小光圈下对比Xenon FF Prime T2.1/50先天有一定优势,于T2.1、T2.8等大光圈下,可见佳能影像反差及解像略高,但只要光圈收至T4.0 以后,两者的差距便明显缩小。两镜中央解像从T5.6起已分别不大,而Xenon FF Prime T2.1/50 在小光圈下,边缘成像甚至会比CN-E50mm T1.3 L F更为扎实。 |
上述比较重,佳能CN-E50mm T1.3 L F先天占优 作为电影镜,施耐德、佳能两支镜对焦上同样提供了300度的行程,配合5D Mark III的10倍实时取景放大,手动对焦难度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高。虽然Xenon FF Prime T2.1/50接环不设任何电子芯片,但以光圈先决拍摄,相片在曝光、白平衡等都似乎未见有明显影响,不需要进行人手曝光补偿等修正。 |
实拍测试 1 相机:佳能EOS 5D Mark III、所有影像优化功能关闭 测试条件:固定于脚架、ISO 100、AWB、光圈先决模式、10倍放大实时取景对焦、Raw直转Jpeg拍摄 |
施耐德Xenon FF Prime T2.1/50 与佳能CN-E50mm T1.3 L F 规格比较:
|
作为副厂的施耐德Xenon FF Prime T2.1/50在接环的选择上相对有弹性,除了此次测试的佳能EF版本,用家也可另购尼康F和电影业界常用的PL接环自行更换。而佳能CN-E50mm T1.3 L F则只可对应佳能自家的EF接环,跟相机镜头一样,CN-E50mm T1.3 L F接环也设有电子触点,回传光圈等信息到相机。 |
佳能光圈虽大,但施耐德胜在灵活 电影镜一般都比单反镜头大且重,笔者拍摄期间,器材配搭就有不错的“收视率”。而此次比拼的两支电影镜施耐德Xenon FF Prime T2.1/50与佳能CN-E50mm T1.3 L F虽然焦距一样,也同样可覆盖35mm全画幅,但比较起光圈,佳能最大的T1.3就比施耐德大了一级,难怪以前端口径比较,CN-E50mm T1.3 L F比起Xenon FF Prime T2.1/50大了足足一码。镜身较修长的施耐德Xenon FF Prime T2.1/50看似较轻,不过实际却出奇地较重(1190g vs 1100g),原因之一,估计就是为配合Xenon FF Prime系列镜头尺寸统一的设计,方便用户拍片时可快速切换不同镜头。 |
人才招聘|手机版|小黑屋|南阳网 ( 豫ICP备05017472号 )
GMT+8, 2025-2-22 17: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