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003|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返璞归真的色彩 教你拍出有感觉的黑白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6-29 1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佳友在线        自摄影术正式发明以来,黑白摄影曾经是摄影师们的唯一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缤纷的色彩也开始进入到我们的照片中。无疑,当今是彩色摄影的时代。但仍不乏有许多摄影家执着于黑白摄影的艺术创作,痴迷于这种色彩的返璞归真带来的纯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才能拍出一张有感觉的黑白摄影作品。

特别提示:本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注意画面作品的对比度关系

失去色彩的黑白摄影作品,常常以出色的对比度表现来制造强烈的视觉愉悦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黑白照片中的反差主要表现是黑白灰色阶反映出来的不同相对亮度,白色越亮、黑色越暗,对比度就越高。



高对比度和低对比度的照片都有各自的独特魅力,像日本摄影家中平卓马、森山大道便是以高对比度著称的。



虽然是黑白作品,但如果少了灰的过渡,就又差了那么一丝韵味。若说只有单纯的黑与白,无法很好地还原出真实世界的立体感,而其中不同浓度的灰阶变化,能让画面呈现更多的细节。



尽管高对比度制造出的反差感能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但灰阶在细节的描写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点评

好资讯!  发表于 2015-6-29 19:22
好资讯!分享  发表于 2015-6-29 19:22
好资讯!分享、学习。  发表于 2015-6-29 19:22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0 收起 理由
红山幻影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0:19 | 只看该作者
        
多利用线条辅助构图

由于失去了色彩的辅助构图作用,所以黑白摄影作品在拍摄时的构图上应该比彩色摄影作品在拍摄时更讲究构图。



黑白摄影在构图上,就某些方面来说,更加讲究图形线条的组合,人物剪影与建筑环境形体的线条相互搭配,能带给读者非同一般的视觉感受。



除了留意观察事物光影的奇妙搭配外,也可多捕捉一些有趣的几何花纹,制造图画一般的即视感。



在黑白摄影作品中,通常引导线也可以作为前景,因为前景大多数是首先吸引人看的地方,把引导线放在前景的地方,我们可以更有效的发挥其作用。



虽然引导线构图在黑白摄影作品中十分常用,但也不宜在画面中添加过多的线条元素,这样会让黑白摄影作品显得十分杂乱。



使用引导线是黑白摄影中一个简单有效的构图方法,配合其他如黄金分割、框架构图等构图形式必定能让你的作品产生更多变化。



点评

好资讯!  发表于 2015-6-29 19:23
好资讯!分享、  发表于 2015-6-29 19:23
好资讯!分享、学习。  发表于 2015-6-29 19: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0:20 | 只看该作者
控制画面噪点

一般拍摄黑白作品,建议大家可以以低ISO来拍摄,这样能让被摄物的主题轮廓更加清晰,也能让画面更加纯净。



但在低光环境中多少还是会需要调高ISO值来保证安全快门、对焦速度等,这时,就必须注意噪点的问题。



有人说“黑白照片不是有的也很讲求所谓的颗粒感吗?”的确是这样。但请别天真的以为噪点和颗粒感是一回事。现在不少相机都有机内降噪的功能,大家应该妥善利用。



黑白负片的颗粒质感是有别于数码照片中的噪点的,前者带来的机理、质感是起到积极作用的,极致的颗粒让照片看上去更像是古典的画意派。



而因为高ISO而产生的噪点是因为光线问题产生的影像粗糙部分,为影像带来的是消极的影响。虽有相似之处,但截然不同。



所以,为了得到一副画面纯粹而且画质能让自己满意的黑白摄影作品,还是老老实实用低ISO进行拍摄吧。

点评

好资讯!  发表于 2015-6-29 19:25
好资讯!分享、  发表于 2015-6-29 19:24
好资讯!分享、学习。  发表于 2015-6-29 1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0:20 | 只看该作者
可以考虑添加暗角

暗角——在摄影中对着亮度均匀的景物拍摄,成像后画面四角有变暗的现象,俗称“暗角”,也是器材党特别关注的镜头表现之一。



产生暗角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广角镜头边缘亮度随着视角变大急剧下降,二则变焦长焦镜头镜片较多,部分镜片直径缩小,造成边角成像光线不能完全通过,降低了边角的亮度。



三是由于边角的像差较大,为了提高像质,某些镜片的边缘专门设置的光阑有意挡住部分影响成像质量的边缘光线,造成边角失光。



虽然说,暗角的产生是由于种种工业设计的弊端和光的现象导致,但暗角一定就是坏的吗?我们不能直接去定义它的好坏,不能盲目的说有暗角就一定不好,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良好的驾驭它。



比如有时候合适的暗角恰恰就会使整体照片变得深邃,欧洲著名时尚摄影师让.卢.西伏说过,如果他的照片没有暗角,会感觉有些东西从照片的边缘溜走了。



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也一再强调,一定要在图片中保留暗角,如果没有,他会在暗房印刷照片时加入。由此可见暗角这东西也并非一无是处,尤其在黑白摄影领域,其起到积极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

点评

好资讯!  发表于 2015-6-29 19:25
好资讯!分享、  发表于 2015-6-29 19:25
好资讯!分享、学习。  发表于 2015-6-29 19: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0:21 | 只看该作者
简洁的主题

黑白摄影可以带我们进入一个单色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任何色彩都不再存在,物体只表现为明与暗,黑灰白三色。观看作品时,注意力全都被画面要表达的事物或者情绪所占据。



前面有提到,黑白摄影的迷人之处是高对比度的视觉效果。而能让这种视觉效果更加突出的方法,就是拍摄简洁的画面。



在拍摄时,可以为了衬托出主体的整体轮廓和形态而采用黑背景或者暗调色彩的背景来进行配合。



如果背景有比较多的人群,就可以采用长曝光的方法将他们消除。利用延长曝光时间的方法达到简化画面的目的。



如果还是不能避免那些杂乱元素进入画面的话,那就只能采用大光圈镜头来虚化杂乱的背景了。



编者结语:

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黑白摄影不再只是停留在黑白胶片时代。纵然彩色摄影是现在摄影界的主流,但黑白摄影的魅力,并不会因为摄影技术的进步而减退。黑白摄影不仅是单纯的记录光影,更多的是一种向大师致敬的情怀,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悟。

点评

好资讯!  发表于 2015-6-29 19:26
好资讯!分享、  发表于 2015-6-29 19:26
好资讯!分享、学习。  发表于 2015-6-29 19: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6-29 16:3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9:01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5-6-29 16:35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谢谢神州揽胜老师欣赏支持!顺祝老师新周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6-29 19:23 | 只看该作者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6-29 19:23 | 只看该作者
淮源头人 发表于 2015-6-29 10:19
多利用线条辅助构图

由于失去了色彩的辅助构图作用,所以黑白摄影作品在拍摄时的构图上应该比 ...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6-29 19:25 | 只看该作者
淮源头人 发表于 2015-6-29 10:20
控制画面噪点

一般拍摄黑白作品,建议大家可以以低ISO来拍摄,这样能让被摄物的主题轮廓更加清晰,也能 ...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6-29 19:25 | 只看该作者
淮源头人 发表于 2015-6-29 10:20
可以考虑添加暗角

暗角——在摄影中对着亮度均匀的景物拍摄,成像后画面四角有变暗的现象,俗称“暗角” ...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6-29 19:26 | 只看该作者
淮源头人 发表于 2015-6-29 10:21
简洁的主题

黑白摄影可以带我们进入一个单色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任何色彩都不再存在,物体只表现为明 ...

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6-29 22:04 | 只看该作者
精彩共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6-29 22:0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09: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幻影 发表于 2015-6-29 19:23
好资讯!分享、学习。

谢谢红山幻影老师欣赏支持!顺祝老师上午好

点评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6-30 12:00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6-30 12:00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6-30 12: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