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a政府使用了很多方式来保持稳定,申请举办世界杯和奥运会给巴西人带来新的乐观前景,我们都看到中国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家对于中国的印象。我们希望这个也能给巴西里约热内卢带来同样的效果。
巴西人因为友善和热情而出名,全世界90%的人想到巴西会先想到狂欢节和足球。巴西人很少会为明天担忧。中国人则有完全不同的历史,5000年的历史尤其在过去61年里新中国给大家带来了可以看到的变化。中国社会比起遥远的邻居巴西来说有更多的规矩,总的来说中国的孩子学习更努力,成年人工作也更努力,这使得中国成为富裕的“邻居”。
色影无忌:你为何一直执着于纪实摄影?
米杉:我喜欢呈现人在他的生活环境中的照片,在那里他们工作、享受生活或是忍受生活的艰难。我不喜欢去创造虚假的人工生活环境。生活本身已经足够疯狂、有趣或是悲伤了,你不用人为的再去创造什么了。这是我和中国摄影师王福春很相似的地方我们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失败者或是生活在边缘的人们。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200 iso: 快门: 1/100s 光圈: f5.6 161121003347.jpg (52.69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7-4 07:04 上传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200 iso: 快门: 1/100s 光圈: f5.6
161121003347.jpg (52.69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7-4 07:04 上传
米杉作品《遥远的邻居》
色影无忌:中国和巴西有相似的经济发展状况,那么在艺术上的发展也是如此相似吗?
米杉:艺术市场的昌盛和健康发展和公众教育以及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人们要有钱去消费艺术品,这个情况在巴西的两个大城市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比较普遍,这个和中国的北京上海的情况也类似。
色影无忌:你目前在拍的《遥远的邻居》这个项目是基于什么样的初衷开始拍摄的呢?
米杉:五年前我刚刚结束第一次在中国的旅行,回到巴西后听到总统Lula说“中国和巴西非常的相似”。我那次去中国是因为在云南省会昆明的一个三天的拍摄合同,老实说那时我完全没有兴趣了解中国,因为在那时西方国家有很多关于中国人的偏见。但是那次短暂的造访完全改变了我对中国的印象,昆明是个疯狂建设的城市,到处都有高楼大厦和商业中心在一夜之间盖起来。要知道昆明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但是我真的对昆明的生活节奏同时也对昆明人开放的胸怀和对事物的好奇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次我从中国回来以后我听到Lula总统说中国和巴西虽然离得很远但是很相似,我在心里说他也许是对的但也许完全错了。
我后来决定自己去搞清楚真相,于是分别在里约热内卢和中国的北京学习普通话,这让我更加的渴望去了解中国的一切。在09年的时候我参加了平遥摄影节,也是从那时起我不仅仅学习汉语也开始了我《遥远的邻居》的拍摄,主要是为了从中去寻找中国和巴西的相似之处。这个项目的还要感谢中国策展人王瑞,是他鼓励我把这个项目拿出来展出,而我曾一直觉得对于平遥摄影节这样的大展来说现在拿出来有点太早呢。当然,事后证明那个展览在平遥现场反响还是不错的。
关于Michael Ende(米杉)
1959年生于德国,1985年受德国政府派遣前往巴西工作,从此定居巴西,他曾经为Metal Hammer,STERN, GEO, National Geographic等国际知名杂志做特约记者与摄影师,同时还是纪录片摄影师。2009年以及2010年曾参加中国平遥摄影节,目前致力于中国和巴西之间的文化交流工作。
摄影(2559) 遥远的邻居(2) 德国(277) 巴西(53) 米衫(2) Ende(1) Michael(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