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笨笨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荣荣映里:携手走出内心的迷宫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05 | 只看该作者

 东村那拨人直到2000年都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摄影真正有市场是在04、05年左右。我和映里在一起的时候也是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希望能传播出来的东西是有品质的。

  在那个时期看到一本好书或是找到一个可以交流的人对我帮助会很大,但是看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却迟迟没有。你翻看中国的摄影史,在民国时期(我们的摄影交流)是非常丰富的,有华社、黑白影社、北京光社等等,他们也做国际摄影沙龙展,可以说是非常的热闹。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是在挣钱,都是谈经济,精神上、影像上交流的东西没有了。所以有些东西不是进步而是倒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06 | 只看该作者
 我有时候有机会去国外参观一些博物馆,包括在奥地利的一个博物馆,我在那里住了三个月,他们也有摄影中心,不是很大但是很舒服,有图书馆有老的照片可以看,那么小的一个国家对影像那么认真,而中国这么多的人口,爱好者手中的器材也是全世界第一的,但是我们却看不到好的影像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06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现在中国国内确实缺少一个系统梳理摄影史的博物馆,广东美术馆算做的还不错的了。

  荣荣:这也是一个需要时间的东西。我们来做这个事情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比如说我的偏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还有我的知识面肯定不是全面的。一个真正的国家博物馆一定要照顾到方方面面,有纪实的、报道的、艺术的、古典的。我们在日本考察东京摄影美术馆成立之前的一些情况,他们有一个类似董事会的机构,有几十个发起人,有摄影家、批评家,他们先做方案做计划然后才去促使国家办一个这样的机构,他们把这些材料都给了我,就是关于这个美术馆前身是怎么运作的,方方面面他们做了十年多的准备。

  映里:从八十年代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06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他们做这个美术馆之前准备了十年的时间,包括对未来的规划之类的?

  荣荣:他们美术馆每期展览都有一个小册子,包括一个报告和考察,有一些年事已高的摄影家,他们就去考察和访谈他们,看看以后是不是可以收藏。因为这些人一旦没了,历史就被埋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06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这种故事在中国会有很多,很需要做这样的工作。

  荣荣:中国这六十年来有很好的东西,但是很多东西都埋没掉了没有被清理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07 | 只看该作者

《三影堂》系列


我们语言还不通的时候就以影像来对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08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刚才我们一直在谈你们的运营之道,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相识并合作的?你之前讲过,刚认识的时候两个人都处于一种空虚、无聊、苦闷的状态,后来是怎么找到一个点发现了你们的共同兴趣?

  荣荣:那个时期是有个前因后果的,我经历了“东村”那个时期,映里也经历了她在朝日新闻的情况,那时她也创作了两三个系列,比如《1999东京》、《灰色地带》;而我做完了《婚纱》、《东村》、《废墟》,我俩都在创作上到了一个坎,正好我们在那时遇到了,前边这些创作也为我们后边的做了铺垫。我在东京展览的时候展出的就是《婚纱》那个系列,她看到那个作品就有一些同感,我也很想看她的作品,也了解了她的内心世界,那个时候就以影像开始交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08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语言还不通的时候,就先以影像对话了?

  荣荣:对,那个时候语言是一句都不会说,就会简单的一两句英语,就是以影像进行交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10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们后来开始长达十年的合作,你可能是属于比较粗犷的人,映里就比较细腻,你们在具体合作上一粗一细是怎样互补的?

  荣荣:从作品上可以看出来,我之前的作品比如说《婚纱》、《废墟》、《东村》都比较粗犷,到了后面,你看《大自然》系列,包括《富士山》系列都已经变成另外一种感觉,跟以前有一些不一样,当然这个不一样是一个蜕变,也可能是一个相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11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后来这些作品的变化有很大程度来自于映里的贡献吗?

  映里:不一定的,他本来也是要求很高的人,比我的要高,而且我的技术并没有他好,我们一起找到一个好的想法,然后就交流怎么能做的更好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13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我看你们之前的作品包括映里的那个《自拍像》、《仙人掌》还是有一些比较刺激的东西,似乎你们认识以后的作品开始变得越来越平静。

  映里:我们以前拍的都是内心的表现,不是直白的作品,也不是要表达自己的,表现的还是很孤独,很生命感的东西,那时的生命感也不是现在这种感觉,就像在一个迷宫里的。年轻的时候感觉到生命非常的重,就是内心的表现。后来我们两个人遇到以后,我们之前都没有想过两人合作一起做,因为摄影真的是个人的语言,但是通过相机我们突然获得了另外一个眼睛,通过这个眼睛去面对外面的刺激,我们也可以接受眼前的世界,通过相机看到的世界是我们共同的东西,不是一个现实的而是超现实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13 | 只看该作者

  

《富士山》系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1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作品就是要拍出一种关系



  色影无忌:你们两个人都不约而同的把作品做得那么平静,尤其是《富士山》系列简直是一个极致,人在环境中已经快要消失掉了。

  荣荣:很特殊,还是因为时空的关系。

  映里:还有那时我们说话的那个语言不能过多,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14 | 只看该作者
 荣荣:我记得我们那时是这样的,语言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有时甚至是一种障碍,现在映里的汉语水平已经很好了,但是有时交流反而比以前麻烦。那个时候反而更加简单直接,因为我们都有对摄影的理解,我们撞在一起的时候我相信有第六感觉存在。比如在拍《富士山》系列的时候,我们的动作都是没有经过设计的,完全是一种默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15 | 只看该作者

 映里:就是通过摄影的语言来沟通,也没有很细的讨论过。

  荣荣:我们选择进入那个自然环境的时候,我们俩的行为在自然面前就变成了一种合作,跟自然的合作。其中很多动作比如我背她、拉着手走回来之类的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想出来的,在那一瞬间就有一些灵感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