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灵动光影 于 2016-2-29 10:57 编辑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800 iso: 200 快门: 1/1250s 光圈: f3.2
[size=0.83em]DSC_4406.jpg (84.6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设为封面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2015-12-14 12:14 上传
火烧庙,在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乡,谢营村(古谢国)西野白岗上。据有关文献考证“火烧庙”的前身是“崇先寺”。寺庙原本一体。“崇先寺”于东汉永平十年(67)始建于古谢国太庙遗址的风水宝地。元朝(1206—1341)水旱天灾苗不浮土,蝗虫漫天,瘟疫淹门。“崇先寺”被湮没在荆棘荒野之中。明朝洪武十年(1377)雷击烧荒,野白岗上“崇先寺”遗容呈现。雨洗如初,见者惊奇,时人无考,唤作“火烧庙”沿袭至今。时至乾隆元年(1736),谢营大户善人谢天赐,向庙院捐良田六十亩,供养田时达五顷四。此时寺庙居住几百文武僧人。东西两院,坐落有序,殿堂高大,丹楹刻,雕梁画栋,五脊六兽,神佛金身肃穆庄重,古风典雅,灵然生辉,钟鼓楼台晨钟暮鼓,文武僧班功课有序,紫衣黄裳,法会见之,时为南阳佛教弘法利生之中心。
民国五年(1916)许世友12岁讨饭,从故乡新县河铺村流落到南阳“火烧庙”拜方丈“青碧”禅师出家为徒,师观其智商豁达,怀志不平,年十三岁,师亲送到少林寺入僧加精修。
民国时期,“火烧庙”古风尚存,寺庙整体辉宏如初。白莲映池古树参天。晨钟迎朝霞,暮鼓送日归,青灯照信士,金謦醒世人。法会诵真经,消灾增福慧,三月十五日,龙炮忆天雷,楼台奏神曲,面众演古今,连绵爆竹声,金炉燃香币,农商八方来,各自取所需,闹市观僧俗,弘法利众生。
文改时期,破旧立新,“火烧庙”被洗,房舍残存,名存实亡。现已跨如二十一世纪,信教自由,社会和谐,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火烧庙”佛道法嗣,重振道业,弘法利生。
“火烧庙”现占有面积四十多亩,殿堂七座(具有汉明朝建筑风格及石碑砖瓦),现正在建综合用房二十余间,寺门前大型古荷花池依然莲花映池,极有特色。愿有缘人到此结缘,尽快复兴这座古道场,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