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笨笨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照堂:伟大的作品多半悲苦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1:32 |

张照堂:还没那么早,井喷大概是六、七年代才开始,六十年代还好,当然基本上还是等于是有一个规范。但是我在大学里边因为我可以看到多一点的东西。那个时候在台湾六十年代流行的是刚从西方进来一些比较现代主义的东西,也有很多的超现实的东西,还有存在主义的东西,都是那个时候进来的。文艺青年都会看那些东西,那个年代有一些同行、同好都在办杂志,有一些活动,我都会参加,无形中就会受到那个氛围的影响。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1:32 |
色影无忌:你参加最频繁的是哪方面的活动?
        张照堂:文学跟剧场。那个时候有本《剧场》杂志,介绍很多新的电影跟剧场,虽然台湾还没有真正看到实体的东西,但至少从印刷品都看到了。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1:33 |

政治是后来他们从政治方面解读了,我并没有特意的


   
        色影无忌:那个时候的文学似乎是基于一种疗伤。
        张照堂:你说的可能是乡愁文学吧,乡愁文学要晚一点,那个时候乡愁还不是很明显,各种文学氛围都是比较西方主义的,有点儿现代主义,当然乡愁的东西开始有点儿出来了,现代主义的东西还是比较多。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1:33 |

政治是后来他们从政治方面解读了,我并没有特意的


   
        色影无忌:那个时候的文学似乎是基于一种疗伤。
        张照堂:你说的可能是乡愁文学吧,乡愁文学要晚一点,那个时候乡愁还不是很明显,各种文学氛围都是比较西方主义的,有点儿现代主义,当然乡愁的东西开始有点儿出来了,现代主义的东西还是比较多。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1:34 |
本帖最后由 笨笨嘉 于 2015-12-26 11:35 编辑

  包括大陆这边熟悉的余光中和林海音等人,其实他们在那个年代还没有被谈起来,更早还有更多还有其他的作家,比如陈映真这批人。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1:36 |

张照堂作品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1:37 |
  色影无忌:在那个时候,摄影有没有更多地跟着文学的氛围产生一些作品?
        张照堂:没有,台湾摄影是走两条路:一条是沙龙,画意派;一条是写实,就是纪实。当时摄影没有受什么文学的影响。我是比较例外的,我读过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的东西,所以我的东西比较有点儿文学感,所以那个时候的作品很多文学家很喜欢,在报刊上,他们会写一些推崇的文章,反而摄影界老一辈还不喜欢,比较多一点的,都是喜欢朗静山的,我有点儿反叛传统了。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1:39 |

郎静山作品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1:39 |
      色影无忌:朗静山那个时候在台湾有多吃香?
        张照堂:很多传统都走他这一套,拍点儿优美的、美丽的画面,可能那个时候大家需要,因为大家生活稍微艰苦一点,所以需要一点点安慰,找一点比较甜美的东西。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1:39 |

  色影无忌:有评论说你在前期更多地受制一些政治方面的压力。
        张照堂:我刚刚在吃饭的时候还跟诗人王寅有讲过,他们是从比较属于政治的范畴去解读了。我那个时候因为在大学时代,并没有接触那些政治的东西,学院大部分人都是属于谈比较大一点的人生、生命这些基本的东西,所以我其实比较受那些影响大一点,而并没有受到政治的直接影响。因为政治环境比较保守,自然就会觉得那些保守的是形成一个压力,你不想做那些保守就会想突破它,因为有一种压力,你就想反抗它,出来的东西会比较带有一点反叛的味道,在这种情况下,政治是后来他们从政治方面解读了,我并没有特意的。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1:39 |

  色影无忌:看你的作品没有特别明确的指向。
        张照堂:没有,他们是从心理状态去讲这个年轻人会这样拍,可能政治高压让他觉得不自由,所以要追求心灵的自由,所以拍那些东西,他们会这样去解读。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1:40 |
色影无忌:也是一种误读?你没法阻挡。
        张照堂:可以说有这个成份,其实照片是没有那么显性的,它是隐性的,没有那么直白地说这个作品有一些政治意图,一点都没有。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1:40 |

我的目的性就是追求自己个体精神上的一种开放、自由


        色影无忌:有很多评论把你作为台湾现代摄影转型的一个代表。
        张照堂:在那个年代的确是,他们会这样讲。因为那个年代没有人做这些事情,在摄影上没有,可是在文学上有了,现在是蛮有这种看起来比较现代的感觉,现代摄影很抽象。但是现在摄影很发达,现代文学也很发达。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1:40 |
色影无忌:很多时候我们在评价一个作品的时候,往往会提到作品的一个时代背景,但是我们仔细想想,摄影作品更多的是指向个体。
        张照堂:作品一定是属于个人的,除非是你的创作是很有意识形态的,就是要针对政治高压来写、来创作,这个东西会有,因为你的目的性很明显,我的目的性没有这么明显,我的目的性就是追求自己个体精神上的一种开放、自由,因为我的创作属于个体的成分比较大。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1:41 |

张照堂作品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