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375|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邵文欢:我们的生活有一种不知所措的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12-26 13: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邵文欢:我们的生活有一种不知所措的美

发布时间:2011-04-10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王江 责任编辑:王江

  “发现浙江”系列访谈与影展第二期推出中国美术学院教师邵文欢个展。

  具有深厚学院背景的邵文欢,以实验的态度在探索影像媒介的极大可能。他的实验没有止于材料——他以手工涂布银盐乳剂的方式使作品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他更在传统山水外表之下的周旋于客观与主观、记录与表现的自我世界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0 收起 理由
唐河老徐 + 3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3:40 | 只看该作者
本次将推出邵文欢的三组作品。作品《新山水》营造出邵文欢对于所成长的江南水乡迷梦一般的记述;作品《国际旅行者》是他在海外游学期间,所观察到的国际化的迷失表情;作品《隐秘的啮咬》中邵文欢将生活中莫名的痛表现的如此不知所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3:41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    iso: 200    快门: 1/125s    光圈: f11

   

邵文欢肖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4:0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有很好的绘画基础,为何现在考虑改用摄影的方式了?

  邵文欢:在美院专业修的是综合艺术,当时就是选择摄影媒介来研究的。我始终觉得摄影是艺术现代性和技术现代性剧烈冲突的矛盾体,这可能是吸引我的地方。我既选择了它,但又不满足于它的物理局限。创作上——我也可能与摄影科班出身的切入角度不太一样。我目前也习惯了这种综合的作品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4:0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在意这些吗?

  邵文欢:有时候会在意,主要是在考虑媒介特性方面的问题上,因为你选择一种媒介,有时需要将其特性极大化,这个特性就是区别于其它媒介的差异,换句话说这是你选择的理由,也是魅力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4:0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认为摄影的特性在哪里?

  邵文欢: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摄影的不确定性,叫《“不确定性”摄影艺术的语言超越》,我认为摄影至少在艺术这个维度上,它应该是更广阔的,这是不同于“决定性”和“证据”的说法。我认为图片瞬间凝固的时间切片,反而给我们在时空上提供了更广阔的不确定性,在修辞中接近“隐喻”、“举隅”或中国文学中所特有的“起兴”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4:03 | 只看该作者

《隐秘的啮咬》系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4:04 | 只看该作者

艺术家可能用一种非真实来描述一种真实



  色影无忌:还是有一种怀疑在里边?

  邵文欢:还不是怀疑,怀疑可能会太社会化,我个人认为这是媒介本身的一种价值,就是说摄影应该是可以给我带来更多可想象的东西。因为不同于机器操控的绘画似乎显得主观意识很强,但实际上摄影这个主观性更强,在创作的所有过程中,直接拍摄还是二次创作,都是在选择。在“咔碴”一声中实际上是凝固了拍摄者所有的学识、见解、以及审美理想和个人状态,通过这个凝固可以感触外界客体和主体之间各种各样的联系,这是比较吸引我的地方,这种看似的“不确定”应该就是一种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4:04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的作品中使用了很多特殊工艺比如自己涂布银盐感光材料之类的,这么做也是为了追求这种不确定性吗?

  邵文欢:你将一个极其依赖机器的方式,通过人为涂抹来破坏其规整性,这本身就是强化主观力的行为。而追求这种不依赖机器的主观作用,一定存在着 “不确定性”。有句话是说艺术家可能用一种非真实来描述一种真实,这是很好的、可以诠释它的一种方式。主观使摄影面对的任何“物”都变成了一个由头,好比庄子“寓言十九,籍外论之”,即假借外物以立论的形式,因为历史观比历史本身更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4:05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在摄影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的尺度是怎么把握的?

  邵文欢:还是那句话,客观可能是一个由头,我相信艺术是为人服务的。拿起相机面对外在的客体,最后的选择还是主观作用。当然这个把握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4:05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这种尺度的把握是比较自然的。

  邵文欢:如果说的精微些,把握的尺度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同,比如某段时间突然会觉得强烈点,因为人的某些反应在某种时刻不完全是受你自身来支配的,这点在摄影中尤其明显。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在情景中是一种碰撞的关系,特别的控制去再现自然,其实还是在表现。因为特别控制就意味着主观介入的成分还是非常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4:06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    iso:    快门: 1/125s    光圈: f16

《国际旅行者》系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4:06 | 只看该作者

自然需要的就自然流露嘛,“强夺易贫”,强行夺来的不见得好



  色影无忌:看你的作品中有很多中国传统山水的元素在里边,这是因为和你的专业以及所在城市有关吗?

  邵文欢:我的作品会借鉴一些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如作品《不明......》、《大十字》隐含有传统山水绘画的意味,但我并不是刻意让这件作品与中国绘画发生多么大的联系,只是表达的需要,因为它需要有个古和今的关系。我在做综合绘画系学习时,有个课程叫水墨材质实验,课程中我能体会到材料的选择性。理论上材质表现是唯一的。也就是某种题材只有一种材质表现是最适合的。其实我现在比较反对无端的生成所谓的中国元素,好像一定要有中国元素才是中国的。自然需要的就自然流露嘛,“强夺易贫”,强行夺来的不见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4:06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在法国第戎艺术学院进修那段时间对你的认识带来什么样的提高吗?

  邵文欢:那段经历对艺术素养的整体提高肯定会有帮助的,到处美术馆、博物馆看展览,欧洲专业一点的的馆基本都跑到了,直到看到后来有些眩晕的感觉。大家开玩笑说是“恶补”来的。

  那段时间给我最大的感触是——看到艺术原来可以这么做,我们的理解还是有偏差的。06年开始基本上每年都会去。一方面有个长久的拍摄计划,另一方面会接触一些华人和国外艺术家。有些对我的帮助很大,比如严培明、黄永砯、沈远老师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