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笨笨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复礼:徘徊于雅俗之间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04 |

蔡萌:创作“影画合璧”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陈复礼:当时,正值“文革”结束不久,百废待兴。我参加全国文联大会,文学艺术家们济济一堂,不少人是从“牛棚”里放出来的,一时扬眉吐气,气氛喜悦。当时我首次在北京举行个展,为人所认识,文联大会又使我与文艺家们交往更深,因此,我萌生了“影画合璧”的愿望。


32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47 |
 我请求合作的都是了不起的“大家”。但是不少人当时并未恢复到被“文革”贬抑前的地位,当然,也未上升到后来的最高峰;大家们欣然合作,动机单纯,没有“笔下有黄金”的观念,完全是出于友情和重拾事业的欢欣。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我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47 |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1Ds Mark II    iso:    快门: 1/100s    光圈: f20

陈复礼作品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50 |

  蔡萌:“文革”十年您的摄影创作好像几乎停滞,这组“影画合璧”与“文革”是否有关联?

  陈复礼: “文革”时我虽然不像内地文艺家们受到那么大的冲击,但是心情压抑,当时对“境外人”诸多限制,根本不可能进行摄影创作,我基本上停止入内地创作。



35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51 |

蔡萌:当时您是如何与这些画家们结识并合作的?

  陈复礼:我在不同时期都有结识书画家,但最集中的交往是在全国文联大会期间。

  我对各位画家的风格有所了解,知道他擅长画甚么,便预先选好相适合的摄影作品,放大成大约20×24英寸的照片,有时要制作数张供一位画家选择,或者供画坏了重画。例如:我用沙漠的照片请吴作人补画骆驼;以古树乱枝的照片给李苦禅补画老鸦;用一幅卡通化的鳄鱼头,让漫画家华君武施展他的幽默……


36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53 |

陈复礼作品


37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54 |
  蔡萌:当年“影画合璧”在香港引起的“84’争论”,对您产生了哪些影响,好像后来您也提出过,“‘影画合璧’只是一个尝试。后来,我还是从摄影的特性出发,在摄影的构思与拍摄上下功夫,把主要精力放在大自然、从社会生活中摄取真景实情,并尝试把中国画意与西洋画意结合起来。”[1]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54 |

 陈复礼:我并不认为“影画合璧”是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这是两种不同门类艺术的合作,是前所未有尝试,引起争议是很正常的事,而“84争论”的文章最集中是刊登在的香港《摄影画报》(陈是创办人,时任董事局主席),我是支持有学术气氛的争论的。



39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54 |

 蔡萌:后来“影画合璧”这组作品为什么没有延续下来?

  陈复礼: “影画合璧”是把不同门类艺术共冶一炉的尝试,因为摄影和绘画的特性不同,材质各异,在摄影照片材料上不易施展绘画的特性,结合起来有一定的限制。而且,我不是在创立一种新艺术,而主要目的在于不同门类艺术家的合作、交流,是一种联谊行为,“情”的因素远重“物”。我征求“影画合璧”由70年代末开始,高潮在80年代上半期,“84争论”后还在继续,一直到90年代初才停止,时间跨十几年,珍藏的作品过百幅。后来,随着一个特定历史环境的结束,产生这种作品的社会条件也时过境迁了。



40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55 |

蔡萌:“影画合璧”在您一生的摄影创作中处于何种地位,今天您是如何评价这组作品的?

  陈复礼: “影画合璧”始终是我非常珍重的一批艺术作品,是情谊之作,我甚至珍视如宝,也许别人是难以理解的。它们是我的艺术活动的组成部分,但我不能视作我一人的作品。现在,参与合作的书画家们大部分已先我而去,睹物思人,这些独特的艺术品更是弥足珍贵。


41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56 |

 蔡萌:“影画合璧”在画家的眼中,摄影更多的是成了一种半成品,您是如何看待您与画家之间的关系的?

  陈复礼:我为画家们提供的照片,确实是不完美的半成品,这样才能留有补笔的余地,引出画龙点睛之妙。在这样的合作中,画家和我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是创作者之一;但我是征求者,是集藏者,所以是拥有者。 在那些年头,人与人的关系较纯洁,重情谊。我常利用聚首的机会为文艺家朋友摄影造像,郑重赠之。而我所存的一份摄影造像,也请对方签名留念。


42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57 |

陈复礼作品



43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59 |
 蔡萌:您曾经在1990年说过,“影画合璧”除了创新,还有一个意思,就是通过摄影与绘画联姻,来提高摄影艺术的地位,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为画意摄影提高一个新天地”。[2]那么,对广泛的出现在今天当代艺术中的“观念摄影”您是又作如何评价?因为,从事这类摄影的人很多都是当代艺术家,他们几乎都是从事绘画出身,或者说他们几乎都是画家。
44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59 |
 陈复礼:从视觉上看,影与画是有一定的亲和感的;摄影术诞生时,人们曾把摄影作为绘画的一种新形式来看待。后来分野拉开了,无可否认,在艺术地位和辈份上绘画都是老大哥。我们从事“画意摄影”,就很注重在绘画中吸取养分,努力摆脱摄影艺术容易囿于客观的限制。“影画合璧”是一种独特形式,有创新的因素,也有借比摄影发展得更加成熟的绘画之长为摄影“点睛”作用。当然,摄影始终要走发挥自身特性的道路。
45
 楼主| 发表于 2016-1-9 12:59 |

 反而,现在有些画家却看中了摄影术和新科技结合造成的一些绘画所不能达到的技巧,用来追求特殊的艺术效果,这是可喜的事情。

  不过,由于我远离了这种新进的艺术潮流,已很难去评论。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