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消息“过去五年,山东的博物馆免费接待了近两亿人次参观,这不仅考验着我们的服务,更可以让更多的青少年受到教育。”昨天,山东省文物局在山东博物馆召开纪念《博物馆条例》 颁布实施一周年——全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局长谢治秀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5年底,全省博物馆达352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35家,比2010年增长了26倍。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42家,总数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免费开放博物馆达288家。五年来免费接待观众19195万人次,其中未成年人7885万人次。仅2015年,全省各级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2952个。
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表示,教育是博物馆服务社会的基石,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已不仅是具有收藏、研究、展示等传统功能的机构,应逐渐发展为国家重要的、多功能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社会教育基础设施。
虽然相比过去我省的博物馆无论数量、质量还是服务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但谢治秀表示,这其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博物馆的管理跟不上,社会参与度低,展览陈列手段陈旧、单一,藏品保护和利用不高,服务水平也不够。”谢治秀说,“一件文物摆在那里,一定要有详细的解说牌,不仅要把字放大一些方便阅读,更应该在有生僻字的时候注上拼音,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好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