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眉赏花
万年赤眉桃花开,
游客下班急赶来。
桃花香散飘万里,
赤眉留影乐开怀。
――小曹
赤眉镇古称天宝镇,因汉代赤眉军起义筑寨驻扎而得名,地处内乡县城西北17千米的湍河西岸,总面积151.23平方公里。
1948年前后为赤眉区.1958年改为赤眉公社,1984年改为赤眉乡,1995年改设为赤眉镇。
赤眉为县境西部北进深山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末年,赤眉军起义领袖樊崇率义军西进长安途经此地,在此扎营筑寨,故去后该地称“赤眉”。明中叶以后,位于赤眉南部的平丘社集镇逐步北移至赤眉,使赤眉集镇形成似一城镇的获荣景象,故又称赤眉城。
赤眉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代兵家常屯兵于此,西汉赤眉军直取长安时,曾在此建营屯驻,留下“赤眉古寨”,明末李自成“七陷内乡”曾屡破赤眉寨。抗日战争时期,省政府和省财政厅,一度迁此,内、淅(川)联合县委、内乡县委、地下党鱼西南地委学生委员会也曾设此,赤眉兰田小学所在地素有“小延安”之称。
文物
赤眉境内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上至中生代的白垩纪时期,下限至近现代,是内乡文物景点最多的乡镇之一,仅恐龙蛋化石群就达近80平方公里,又有诸多恐龙骨感化石,其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是人类珍贵的科学遗产,又有小河、杨营、小寨古文化遗址和古代墓葬,有古老而粗大的国树—银杏树(白果树),有革命纪念地等。既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赤眉发现的大量恐龙蛋化石群及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在国内引起轰动,名扬海外。建国后,省、地、县文物考古部门,在赤眉寨寨基发掘出仰韶时期墓葬群,瓦棺葬及红衣彩陶片、鼎、鬲、钵等古文物,表明早在商、周时代,此地已有人群聚居。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赤眉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以南阳黄牛、伏牛白山羊等为主的畜牧养殖业初具规模,以水果保鲜加工、机械铸造、板材加工、橡胶制品为龙头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定的绿色产业示范区,也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油桃生产基地。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达5亿元,镇财政收入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
赤眉是中原古镇、军事重镇,也是典型的林果大镇,气候适宜,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政通人和,这里是一块有待于继续开发的风水宝地。境内电力充沛、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内乡最大的河流湍河穿境而过,移动信号覆盖全境。2001年赤眉油桃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2003年赤眉油桃被国家认定为绿色无公害产品,被河南省确定为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香菇、木耳、山野菜、板栗、油桐、生漆等名优特产数不胜数,黄姜、山萸肉、天麻、金银花等中药材异常丰富。旅游景点遍布全镇,恐龙蛋化石遗址保护区、仰韶文化遗址、赤眉古寨等,标志着赤眉历史的悠久和辉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