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7-26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王江 责任编辑:DeoWu
1.jpg (70.97 KB, 下载次数: 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4 06:55 上传
1.jpg (70.97 KB, 下载次数: 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4 06:55 上传
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主任刘立宏
色影无忌:摄影专业在什么时候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你所在高校专业之一的? 刘立宏:1987年鲁迅美术学院在全国美术院校中首次开创了艺术摄影系,同年摄影专业正式纳入全国文科院校艺术类高考招生计划。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几年来,随着教学设施和设备的完善和改观,教学管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除了把握好原有中心环节课程的传承以外,又增设了适应当代影像发展趋势的当代艺术理论等课程,进一步建构与完善了鲁美学院影像体系。 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副教授、讲师为教学骨干,辅以助教、教辅人员的师资队伍构成了摄影系的教学主体力量,大量社会精英摄影人来系讲课或讲座又丰富了摄影教学师资队伍。
色影无忌:就你所知,摄影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怎样?就业情况如何? 刘立宏:二十余年来,摄影系为新闻界、教育界及当代艺术领域等输送了大量摄影人才,虽然近年来受中国教育的‘实用主义’影响,毕业生就业受到一定影响,但就业率依然排在学院前列。
色影无忌:你的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是你最看重的? 刘立宏:同学们凭借自觉的影像热情在学院里研磨自己的影像系统,基于传承的自觉而耐心营造着机械复制时代以来的影像氛围,在观看层面缓缓积淀着地域特性鲜明的影像理念。这种创作的潜沉状态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
色影无忌: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目前存在哪些问题?与国外同类院校相比,主要差距在哪里? 刘立宏:受中国教育的实用主义影响,遭遇中国影像文化混杂变革的高校摄影教育没有真正从学术角度进行梳理与反思。与国外同类院校相比,主要差距体现在城市影像文化的发展水平上,体现在影像艺术流通平台和影像理论批评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方面。
色影无忌: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 刘立宏:成熟的摄影教育应该站在传统与当代的连接点上,提供多元的影像表达环境,提供多层级的影像交流空间,这样才能形成与世界先进的摄影教育对接的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摄影教育平台。
刘立宏(10) 高校摄影教育(8) 访谈(25) 鲁迅美术学院(11) 中国摄影(64)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