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300|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缘何都是3:2?从照片比例趣谈相机历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6-5-8 15: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缘何都是3:2?从照片比例趣谈相机历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5:43 | 只看该作者
黄金分割是很好的解释,但是并不是3:2画幅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们再来看一下其他的产品设计,特别是更大尺寸的胶片机,我们会发现6*4.5、6*5、6*6、6*7、6*8、6*9、6*17或者是大画幅4*5、8*10、10*12、17*20什么尺寸都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尺寸让人眼花缭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5:44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发展至今,到底画幅是依照什么标准的呢?
        那么究竟这些尺寸是怎么来的,科技进步究竟淘汰了什么相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历史趣谈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5:45 | 只看该作者
摄影初代 照片比例全看相机咋造
          第一页我们说过了,照片尺寸并不是完全遵照黄金分割比来的,很多照片尺寸其实是非常随意甚至略带奔放的,那么在摄影之处,为什么人们就没有规定一下照片的尺寸与比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5:47 | 只看该作者
更大画幅下,胶片的尺寸更加随意

          问题答案很简单,在那个年代,造胶卷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非常大画幅的相机,才能拍出看上去说得过去的照片。而光学设计更是难上加难,人们能够设计出一款足够满足拍摄条件的相机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了,哪里还顾得上这款相机具体的画幅比例呢?而且,在那个年代,无论是湿板、火棉还是最初的银盐胶片,都是靠调制与裁剪的,需要多大尺寸就找胶卷厂商生产多少尺寸。而你到底使用方画幅还是长画幅,具体比例根本没人在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5:48 | 只看该作者
湿版摄影的年代,尺寸全看摄影师

          其实,到1900年之前,胶片都处在大画幅阶段,那时拍个照片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当时大家更多的是在解决镜头像场问题,而没有考虑到相机尺寸。比较有名的是柯达1905年推出的便携式折叠皮腔机(风琴机),但是使用的仍然是大画幅底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5:49 | 只看该作者
柯达风琴机虽然考虑了便携,但是没有敢使用小尺寸底片

          直到1900年,一个叫布朗尼的人为柯达设计了一款Brownell No.1(不要和Bronica混淆哦)的超小型箱型相机(相对于当时是超小型),采用了一种名为117的胶片,才进入了小型化相机的时代。而这种117胶卷,正是大家熟悉的120胶卷的前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5:51 | 只看该作者
120胶卷机的画幅,更多得考虑的是技术和价格因素
          虽然120胶卷定型要早于135胶卷(120为1928年,135胶卷定型为1934年),不过120胶卷的普及没有135胶卷来得快,直到28年后禄来问世,120才被世人所接受,但此时徕卡已经风靡一时。因此,虽然120胶卷在日后得到了突飞猛进发展,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大家习惯的尺寸标准,因此各个厂商各自为政,以自家技术为依托,相继出现了6×4.5、6×5、6×6、6×7、6×8、6×9和6×17等多种规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5:54 | 只看该作者
135胶卷 3比2的习惯更多因为徕卡
          135胶卷诞生于1913年,奥斯卡·巴纳克认为当时胶卷相机太巨大,于是自己定制了一款使用35mm高度的胶卷,并且为此设计了一款相机,这款相机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徕卡。
          和其他相机的画幅尺寸一样,徕卡使用3比2,并不是精心设计的,或者说并不是专门为3比2这个被认为是黄金比例的尺寸而设计的。与其他品牌一样,实现徕卡相机已经相当不易,哪里还顾得上3比2的尺寸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