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65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直击:川普当选美国总统的这个夜晚,我在现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6-11-9 1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年的11月8日,可能是美国人度过的最漫长的一天。

因为在大选结果揭晓之际,要在川普所在的酒店接受中文媒体采访,我今天一早5点半起床,6点投票站一开就去投票了,以期全力投入接下来一系列的访谈活动。总体上,美国民众的反应比我想象的平静。之前媒体渲染的印象是,今年的选举比较戏剧化,选情也比较分裂,民众之间不同派别的对立格外严重。但身在现场,感觉一切都很井然有序,许多美国人白天也都要照常上班,不过晚上还是会有不少人守着屏幕屏住呼吸等待选举结果。

川普团队选择了一个相对低调的地方,希尔顿酒店(New York Hilton Midtown),仅能容下300人,只放了美国本土的四家电视台进去,国际媒体全部被拒绝入内。门口警察封锁比较严格,我们并不能靠得很近。有美国记者分析:“他们选择不在自己的Trump Tower开,怕万一输了,自己的牌子也毁了。”希拉里则选了个较大的会议中心,但也有很多国际媒体没进去,比如中央电视台。

在等待过程中,川普所在酒店的外面显得比较平静。除了各路媒体的直播车和大批记者,街上会陆陆续续零零散散路过一些支持和抗议川普的人,但响声也不是很大。其间,有很多川普的支持者被放进了酒店,去里面支持他。而到了美国东部时间8号深夜12点左右,川普所在的酒店就开始变得很热闹了。

在交谈中,美国本地的许多记者都表示,尽管他们不是很喜欢希拉里,但对川普接任总统感到非常震惊甚至一时难以接受。的确,数票过程中,川普显露的胜算比预期的要高许多,许多不看好川普的人都没有缓过神来(甚至看好他的也没有想到能这么顺利)。我身边的同事、学者,还有很多媒体,都在慢慢等待并适应最后的现实。而当最终选举结果尘埃落定之时,主流媒体可谓一片哀嚎。当然也有很多一开始就支持川普的人,甚至华裔内部受到关注的精英群体,他们感觉很受鼓舞,并且为川普的胜利所预示的美国的新未来而充满憧憬。

本次大选至今,对很多方面都有警示作用。我和新闻学、公关学的同事讨论过,专家学者对川普一直比较低估,甚至是藐视他的支持者,似乎感觉只有文化教育程度比较低的、甚至是种族主义者、排外的白人才会支持他。

但我个人一直认为,美国主流媒体、主流社会向来比较忽视的一点,其实在部分少数族群比如华裔的精英阶层中,川普事实上受到了出乎意料的关注,这些华裔精英会通过捐款或其他实际行动支持川普,虽说起到的未必是“挺川”的主力作用,但完全值得引起有关专家的反思,获得更多的关注。

2016年11月8日深夜,大批媒体和民众在川普团队所在的酒店外等候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图片来源 吴静思

长达两年的总统选举周期,选情起伏充满戏剧性,竞选人之间互撕互黑,造成美国民众非常疲劳,甚至对美国的政治系统产生了强烈反感。

笔者2005年赴美读博,经历了2008年奥巴马在美国掀起的新政治热情;2012年刚刚毕业成为媒体研究助理教授,就遇到所在的霍夫斯特拉大学(Hofstra University,位于长岛)第二次举办总统竞选辩论;2016年首次成为公民,可以以华裔选民的身份参与投票,并且所在学校第三次举办总统竞选辩论,有幸获邀作为学者专家在媒体中心接受来自世界各地媒体的采访。三次选举下来,深有感触,在此谈谈亲身感受,而非选情分析。

媒体渗透VS年轻人的政治兴趣

我出国前主攻新闻和社会学,对政治比较排斥,甚至逃避。飘洋过海来到美国深造传播学和社会学的博士学位,对美国复杂的政治系统更是敬而远之。但慢慢发现,政治和媒体之间实在是密不可分,甚至纠缠不清。

就拿2016年的总统选举来说,川普决定参与选举之初,很多政客和民众对这个消息都是嗤之以鼻的,感觉那只是一个娱乐圈的大亨和商人利用自己的大嘴来凑一下热闹,搞搞噱头。然而2016年,正赶上民众,尤其是共和党支持者,对美国传统的政治格局、尤其是体制内的政治家,抱有极其失望的情绪,助使川普一路过关斩将,出乎意料拿到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席位。在此过程中,美国的年轻人一如既往地冷淡和迷茫,感觉国家在每况愈下,普通人却改变不了这个大国的命运。因为种种原因,媒体更是变本加厉,争相追逐最容易吸引眼球的事件和言论,而非深度分析候选人本身的政策观点、提供有意义的比较,造成恶性循环,更加失去了选民的好感和信任。

媒体的疯狂,在今年9月26日第一场总统辩论时就表现得淋漓尽致。霍夫斯特拉大学提前一周就开始布置场地,接待从全美乃至全球各地蜂拥到长岛的媒体。好在我校是美国唯一一个连续三次(2008年、2012年、2016年)举办总统大选辩论的学校,准备工作尽管要提前做起来,但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在首场辩论当天,有5000多名媒体工作者涌入学校临时搭建的媒体中心,甚至因为太满,有一部分人不得不分散到旁边的医学中心。在校工作多年的同事都告诉我,这是本校举行的三次大选辩论中,参与报道的媒体数量最多的一次,而且有如此多来自其他国家的媒体。我自己尽管十多年来从事媒体研究,一直力求用学术的、客观的角度分析媒体现象,然而见到众多媒体热火朝天的现场报道,尤其是平日只在电视上才会看到的一线记者和播音员,也不禁有些激动。

首场辩论当天,霍夫斯特拉大学的媒体中心。吴静思 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6-11-9 19: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11-9 19: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11-9 21:08 | 只看该作者
{:7_296:}{:7_2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11-18 21: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1-18 21: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