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青岛11月29日电(钱春弦)到基层去,到工厂车间去,到生产现场去——11月28日,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在青岛召开——准确地说,是从海尔工业旅游展览馆和青岛啤酒博物馆开始的。
过去在会场坐着看材料、念材料、学材料;现在到现场站着看工厂、看工序、看工艺。别开生面的会议,不仅仅使会风清新拂面,更使会议效果事半功倍。
“初冬时节,我们相聚在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也是我国工业强市,召开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大会,吹响全国工业旅游发展号角,在我国旅游发展史上将具有标志性意义。28日上午,与会代表观看了两个城市和六家企业的经验交流片,观摩了青岛啤酒博物馆、海尔工业园等有代表性的工业旅游点。”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说,先到实践现场,带着鲜活印象开会,说感受,谈体会,碰撞观点。工业旅游是热气腾腾的现实生产和生活过程。到生产中去,到生活中去,是工业旅游正确的打开方式。
刚刚从中美旅游年闭幕式上回国的李金早,一路风尘仆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他特意参观了BLACK HOPS啤酒厂。Black Hops啤酒厂把种植的30余亩啤酒花、啤酒酒吧品尝等项目结合起来,因地取材,一材多用,变为可以供需共享的旅游资源,把种植业、手工业与旅游休闲业结合起来,成为吸引各国游客的一大亮点。这表明结合环境、因地制宜,工业同旅游休闲业融合发展前途无量。
“观迎大家来到中国啤酒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感受历史变迁与时代发展带来的物质享受与精神滋养!”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明波说,啤酒是一种精神产品,要打磨好一个产品和一个品牌,不仅是融入全球最优的原料、领先的技术、精益求精的品质管理、丰富的文化,还要打造世界一流水准的工业旅游项目,通过互动、娱乐等深度体验,让参观者感知产品、品牌和文化的独特价值。
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总经理魏滨生,30年前曾在青啤厂工作过。“工艺基本没有变,变化的是厂区的人流。过去只是工人,现在多了游客。这不仅是我国旅游业的新现象,也是工业的新现象,游客可以品尝百年历史的文化积淀,而酿酒的工厂,也大大增加了活力。”
“以前是读书面材料,现在是看音视频,看现场,是真正的全副身心去体验,使工作会议成为‘现场办公’。”天津市旅游局局长阳世昊说,这样的开会形式非常新颖,因为体验是旅游的本质,也是工业的本质。
陕西省旅游局局长杨忠武说,对工业旅游来说,包括展示厅在内,各大企业不再只是面对大客户,也面对成千上万普通旅游者,向他们展示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数据显示,2015年青啤接待的旅游高达60万人次。这些旅游者亲眼目睹了生产过程,体验了从生产线到包装之后,“每一口啤酒都更加回味无穷。”
在海尔工业旅游展览馆,旅游局长们看了展示的智慧家电,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名游客,只有在现场,才能亲眼看见智能家电和传统家电的区别并非简单地是否装了芯片来区分。以前的家电主要感知时间、温度等;智慧家电对人的情感,人的动作,人的行为习惯都可以感知,可以按照这样感知形成智能化执行模式,很大程度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住宅环境和用户需求、自身习惯,使家电具有了个性化设置。“通过互联网,智能家电具备了社交网络属性。智能手机步入大众生活,正在成为最终控制终端。智慧家电可以成为旅行的一部分。”大庆市旅游局局长刘秀丽说。
“工业旅游,是一种双向的融合。旅游纪念品可转化为企业推广品。”上海市旅游局副局长张旗说,现场的最大感受是未来的工业旅游发展,要进一步打破“工业”与“旅游”的简单融合,创意性地把工业文明植入旅游诸要素,从而营造全新情景体验。“工业旅游开发要考虑消费者需求,融入到大市场空间去。工业旅游不但要突出文化特色,还要在参与性和体验性上做文章,让游客在参观生产流程后进行互动,赢得回头客。”
来自不同地区的旅游局长们,根据所见所触,联想到的是各自所在地区的工业旅游前景。地方工业旅游、都市工业旅游、矿山工业旅游、重工工业旅游、虚拟工业旅游,工业旅游摄影、工业旅游绘画,参与型工业旅游、体验式工业旅游、“制造自己的纪念品”、“作一次车间工人”……无数新鲜的点子,在工业车间闪现。
“开了这次会议,准确地说是‘看了这次会议’,收获非常大!”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陈铁军对记者说,回到国际旅游岛就要着手推广。“我们现在已经有椰树和南国等品牌,生产各类饮品和零食小吃,理所应当做工业旅游、体验旅游的先锋。”
“工业旅游使我们体验到现代工业文明,推动现代工业走进人们的生活。这就是‘工业+旅游’的神奇魅力,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现代工业的美好未来。工业旅游是我国旅游业不断升级的生动写照。”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说,青啤之行,让人们感到现代工业的精、气、神,特别还有现代工人的昂扬向上精神。“这种精神使旅游本身成为一种真正的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