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9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 遥远的记忆

[复制链接]
主题
发表于 2016-12-3 22:18 | |阅读模式
   北京照相机厂前为大来照相机厂,是我国最早生产照相机的厂家之一,他曾有过辉煌业绩.1956年,在创始人刘学滨先生的带领下,以德国徕卡相机为蓝本,开始试制仿徕卡相机,由刘学滨先生亲自研制相机快门,郝晓时先生负责机身的研制,由于当时我国还处于相机生产的初级阶段,又受到技术,设备等的限制,仿制工作极为困难,全部零部件均需要手工制作,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该厂试制成功了仿徕卡2型相机,并以"大来"命名,大来135相机,是我国最早的仿徕卡相机,它比著名的上海58-2相机还要早两年时间.除摄影镜头外,其他部件全部由大来厂设计制作.为其配套的摄影镜头外是进口的COATED50mm f3.5mm镜头,镜头接口为M39X螺口,快门是横走是布帘快门,快门速度为1/1000秒至1/20秒及B门,他的快门速度要比徕卡2型相机快一级,在那种简陋的饿条件下,大来厂起步如此之高难能可贵.这部相机的测距与取景分为两个试窗,与徕卡相仿,使用上不如后来的上海58-2方便,但它在徕卡2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背带吊环儿,是携带更为方便.在机顶上有"大来"模压商标及"北京照相机厂"字样,并有独立模压机身编号,编号由100101开始.北京厂现存的一台大来135相机机身编号为100104.由于文革期间将相机视为西方文化,大部分相机以被砸毁或丢失,这台大来135相机可能是目前仅存的一台.

相机型号: SONY ILCE-7    iso: 80    快门: 1/250s    光圈: f0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88 金钱 +60 收起 理由
五朵山上人 + 18 + 20 漂亮作品!
新野山人 + 30 + 30 赞一个!
老骥临荷 + 20 相当给力!
红山迎芳 + 20 + 10 漂亮作品!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6-12-4 11:14 |
欣赏学习老师佳作!顶!顶!{:7_294:}{:7_294:}{:7_296:}{:7_29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18:58 |
红尘炼心 发表于 2016-12-4 11:14
欣赏学习老师佳作!顶!顶!

多谢红尘炼心老师鼓励~~~~周末愉快
地板
发表于 2016-12-4 19:15 |
{:7_296:}{:7_296:}
5
发表于 2016-12-4 19:43 |
欣赏学习老师佳作!
6
发表于 2016-12-5 08:24 |
北照,离我们越来越远!美好的瞬间,只能在记忆中找寻!
7
发表于 2016-12-5 08:33 |
漂亮精彩!投票·加分·加钱·赞和欣赏支持!
8
发表于 2016-12-5 08:50 |
长城牌120照相机,俺也用过,记忆中是个黑黑的铁盒子!1995年在北京松下上班时,曾经得到的厂庆礼物,就是长城牌8倍望远镜,成像效果非常好,现在还在使用!有关北照的历史片段,在百度上搜到的,贴上来,大家一起分享!

北京照相机厂前为大来照像机天生,是我国最早生产照相机的厂家之一,它曾有过辉煌业绩。
1956年,在创始人刘学滨先生的带领下,以德国徕卡相机为蓝本,开始试制仿徕卡相机,由刘学滨先生亲自研制相机快门,郝晓时先生负责机身的研制,由于当时我国还处于相机生产的初级阶段,又受到技术、设备等限制,仿制工作极为艰难,全部零部件均需要手工制作,在这种艰难的条件下,该厂试制成功了仿徕卡2型相机,并以“大来”命名。大来135相机,是我国最早的仿徕卡相机,它比著名的上海58-2相机还要早两年时间。除了摄影镜头外,其他部件全部由大来厂自己设计制造。为其配套的摄影镜头是进口的coated 50mm f3.5镜头,镜头接口为M39×1螺口,快门为横走式布帘快门,快门速度为1/1000秒至1/20秒及B门,它的快门速度要比徕卡2型相机快一级,在那种简陋的条件下,大来厂起步如此之高难能可贵。这部相机的测距与取景分为两上视窗,与徕卡相仿,使用上不如后来的上海58-2方便,但它在徕卡2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背带吊环儿,使携带更为方便。在机顶上有“大来”模压商标及“北京大来照相机厂”字样,并有独立模压机身编号,编号由100101开始。北照厂现存的一台大来15相机机身号为100104。由于文革期间将相机视为西方文化,大部分相机已被砸毁或丢失。这台大来135相机可能是目前仅存的一台。大来135相机试制成功后进行了试拍,证实其机械性能优良,像质极佳。这在当时也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喜事。
1956年8月4日《北京日报》以《看,咱们的国产相机》为题并附有该机拍摄的长安街照片做了专题报道。随后,《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也相继作了报道。大来135相机的试制成功,可以说是我国相机史上的里程碑。但遗憾的是,大来厂仅试制了12台样机,便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继续生产下去,因此,目前极难见到大来135相机,它也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珍品”相机。
1956年大来厂生产的另一款以“大来”命名的相机是120双镜头反光相机。它是以“RICON FLEX”为蓝本设计制造的,取景与摄影镜头均是80mm f3.5镜头,取景镜头上有“大来照像机厂”字样,快门采用镜间快门,速度由1/300秒至1秒及B门。旋钮过片,红窗记数,用现在的眼光去衡量它,实在没有什么特色,但它却称得上是我国第一台120双镜头反光相机。它为我国120双镜头反光相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生产数量不详,此机机身编号为00176。
1957年大来厂转为国有企业,更名为“北京照相机厂”,大来120相机也被命名为“长虹”,大来与长虹在结构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将商标作了改动,取景镜头上改为了“北京照像机厂”,生产了约7000-8000台。
1959年,又将“长虹”改名为“天坛”,字体为繁体字。天坛相机可细分为三个版本,前期为繁体字天坛,后来又改成汉语拼音字母的TIANTAN,这两款相机只是字体不同,功能完全相同。后期,又试制了摇把过片的“天坛”相机。快门速度提高了一级,由1/500秒至1秒及B门,这种摇把过片的天坛相机生产数量较少,目前较难见到。
1959年生产的一款简易胶木135相机是“星光”。快门速度只有1/25秒及B门。镜头光圈只有F8、F11、F16三级。同年生产的另一款简易胶木120相机是“蓝天”。快门速度只有1/25秒及B门,镜头光圈只有F8及F11两级光圈。可以拍摄6×6及6×4.5两种画幅。
1964年,北京照相机厂试制了两台“北京”牌EB135单反相机,镜头为50mm f1.4,快门速度由1/1000秒至1秒及B门。这台相机的镜头是由“北京玻璃研究所”研制的,据北京照相机厂郭建春先生介绍:当时北京玻璃研究所与北京照相机帮同属一个系统。该机设有机械自拍机及附件插座,使用闪光灯时需用闪光联线,在机顶左侧倒片钮下设计了胶片感光度调节盘,快门设有快门锁,在机背右上方有“北京玻璃研究所研制”的字样,机背左上方有机身编号,此机编号为10001。
1968年,北京照相机厂以日本理光超级SHOT相机为蓝本,生产了国内首架具有手动上弦、发条输片功能的金属制造,镜头焦距为45mm,最大光圈f2.8,四片三组天塞结构,镀有紫蓝色增透膜。快门采用镜间快门,快门速度设有1/300秒、1/125秒、1/60秒、1/30秒及B门,并设有机械自拍机及PC插座。在取景器内有半身、全身及远景调焦显示,取景放大0.5倍,装有取景亮框,双影重合测距,自动计数等。北京SZ-1具有文革时期的特色,机身上有毛主席手写体“为人民服务”字样(。这款相机共生产了2000架左右。机智央编号由000001开始,镜头编号则由00001开始。在北京SZ-1相机的说明书封面上印刷的却是带有“毛主席万岁”字样的北京SZ-1相机。说明书内的图片,也是带有“毛主席万岁”字样的北京SZ-1图片。笔者曾请教几位北京照相机厂的老师傅,都不知道有带“毛主席万岁”字样的北京SZ-1相机,北照是否生产过带有“毛主席万岁”字样的北京SZ-1,目前还无法证实。后来中央不允许以城市名称为相机命名,北京SZ-1相机则改名“红光SZ-1”。后来又将商标作了改动,机身编号改由68XXXX开始,并在机背上膜压了繁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字样,但这两款相机只是一个过渡,没有正式投产,最后还是决定以“长城”定为北京照像机厂的产品商标名称,“北京SZ-1”则正式更名为“长城SZ-1”。早期的部分长城SZ-1相机,延用的还是北京SZ-1的零配件,结构完全相同,取景器内右上方有半身(红色)、双人(黄色)、亭子(绿色)调焦范围显示。这台机身编号为720559的长城SZ-1相机主是如此,并且机背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字样。稍后的SZ-1相机,可能是为了降低成本,取消了取景器内的调焦显示,因此,取景器内带有调焦显示的长城SZ-1相机也很少见。
1976年,对长城SZ-1稍加改进,命名为长城SZ-2。SZ-2相机主要是将镜头上的调焦机构作了改进,其基本功能与长城SZ-1系列相机可细分为5款,其中SZ-2产量最大,长城SZ-1次之。目前在北京的一些二手市场上还常能见到长城SZ-1及SZ-2相机,价格通常在100-200元之间,“北京”及“红光”SZ-1却较难见了。
1970年以德国Rolleiflex XL66相机为蓝本,试制了两台“长城EF-1”120单反相机。镜头焦距90mm,最大光圈f2.8,镜头前端有“中国制造”及长城商标,镜间式快门,快门速度由1/500秒至1秒,有X及M闪光同步插座。此相机试产了两台样机,据郭建春先生介绍:80年代后期,有一台被别人盗走,目前仅存一台EF-1相机,机身编号为70001。
1971年该厂试生产了部分“长城BS-3”135平式取景相机,镜头焦距45mm,最大光圈f2.8。快门为镜间快门,速度为1/300秒至1秒及B门,设有机械自拍机,卷片机构设计在相机底部,此机产量有限,没有正式上市。1972年,仿制禄莱35B相机试生产了一款长城35相机,机身底部有闪光同步座及提示盘,镜间快门,速度由1/500秒至1秒及B门,镜头焦距40mm,最大光圈f3.5。此机也只试制了5架样机,没有正式投产。
1973年,北照为人定做了5台“长城35”相机(图19),镜头焦距40mm,光圈选择范围f3.5-f22,镜头上无编号,机背右上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字样,闪光由不座及ISO提示盘设计在了相机底部。此机机身编号为730001。1975年,以尼康玛特FTN相机为蓝本,试生产了4台“长城DFA-CL”135单反相机。镜头焦距58mm,最大光圈f2,快门速度由1/1000秒至1秒及B门。M/X闪光同步插座。从相机正面看,如果没有长城图标及商标,确实像尼康FTN相机。回顾北京照相机厂40多年的历史,“大来”开创了我国相机生产的先河,北京照相机厂有过惊人的杰作,它的几款试制品相机,代表了北京照相机厂六七十年代的生产水平,如果能够正常发展,应属我国相机行业的支柱企业。
进入8-年代,我国各大相机厂开始向135单反相机发展,不知为什么此时北京照相机厂却退出了生产135单反相机的行列,一直生产自己的独特产品——DF系列120简易单反相机。后来,北京照相机厂与日本柯尼卡公司合作,北照的先进设备令柯尼卡公司的考察人员大吃一惊。合作后生产Konica C35ET3轻便相机,其优异的成相质量,在全国相机评比中曾名列前茅。C35ET3也是北照80年代的主导产品。
90年代,北照又与香港宝源公司合作,建立了“北京北照宝源光学工业公司”,以生产轻便“傻瓜”相机为主,年生产能力为300万台以上,并销往世界各地,该厂虽然相机的产量极大,但只是大众化的产品,昔日的辉煌已难再现!
9
发表于 2016-12-5 23:07 |
图文并茂,渐行渐远的记忆!
欣赏老师佳作,无分了投票支持,谢谢分享!
10
发表于 2016-12-5 23:07 |
{:7_296:}{:7_296:}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