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光影小康 于 2016-12-19 16:45 编辑
我摄南太行 坚守一辈子 韩修平 魏巍八百里太行,指的是逶迤于河北、山西和河南三省之间的那座山脉,人们习惯上把太行山分为三段,即北太行、西太行和南太行。位于河南省境内的部分叫做南太行,实际上,南太行就主要分布在河南的新乡、焦作、安阳、济源,犹以新乡最为代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说道:“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说的就是南太行。南太行壁立千仞,飞瀑流泉,雄秀兼具,既具备了北方山的雄伟,又具备了南方水的灵秀。走进南太行,满眼翠绿,溪水潺潺,花香芬芳。穿幽径、历石道、攀台阶、入山洞,一瀑一潭次第展现。中华灵石、开天石瀑、磐石圣树、摞石林峡谷、七星连环乃天下奇景。 上世纪80年代,我走上了摄影艺术道路,从此以相机为笔,抒发乡土情怀,尽摄家乡美景风情,拍出了大量反映南太行秀美风光的好作品,赢得了省内外摄影界的好评与肯定。 一、面壁太行——日积月累、辛勤耕耘 我是沐浴着太行山风,吸吮着太行乳汁长大的,从小对太行山就有着一种相依之情。至今难忘小时候在山坡上种地、担粪、挖野菜,跟着爷爷在山里凿石、割柴,挑着装满粪的箩筐满头大汗地在窄窄的山路上扭扭晃晃行走的情景。我从小就对南太行山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我30多岁爱上了摄影,爱上了镜头中的南太行。为了创作,我不顾风雨冰雪,起早搭黑,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沿着太行峡谷的山涧古道、石壁天梯,蚰蜒小路,陡峭石径,不知走了多少路程,春夏秋冬,晨昏暮霭,风雨中、雾雪中,冰天雪地,泥泞水溅,来来回回,辗转往复,几趟、十几趟、,这一走就是几十年,沉迷于南太行山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伟壮观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浓墨重彩描绘太行。 每年春、夏、秋、冬的典型时节和风、雨、雾、雪的特殊天气,我都会进到南太行山待一月半月,去寻找与自己心灵对应并能产生情感的创作时机。我喜欢在冬天去太行山拍摄,大都选择在雾中、雪中等特殊天气。太行山的苍凉、凝重在这些特殊气氛下才能得以展现。雪雾中的太行神秘、幽静,是一幅烟云笼罩水墨般的画面,似云非云,似雾非雾,朦胧虚实,扑朔迷离;云海的出现使太行更加奇异,山涧升腾的云雾会突然集聚成滔滔云海,气势磅礴地覆盖脚下的群山,无声无息地翻滚飘舞。大雪中的太行浑莽、端庄、皑皑白雪,铺天盖地,峡谷气势如虹,峭壁顶风傲雪,白雪遮掩下的赤壁似铮铮铁骨。我也喜欢在夏季拍摄,置身太行山大峡谷,时见浓荫蔽日,溪水潺潺,时闻飞瀑泻银,珍禽飞鸣;驻足山颠,可望星月游移,奇峰变幻,可瞰云海苍茫,彩霞沐日,鬼斧神工,令人惊羡,雄奇险幽,叹为观止。在这百里画廊的宏篇巨制之中,各个峡谷山巅又各自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尤以王莽峡之雅,回龙峡之雄,黑龙潭之奇,最为引人入胜,令人流连忘返。我还喜欢夜晚拍摄,夜晚,峡谷河流的歌声,在寂寞中漫游,好似梦在唱歌,与坠落闪耀的星沙交织,香云伸出柔软的身躯,袒露轻薄的面纱,温柔的倩影和山川瑰丽的景色,填满广袤的大地。这时,可以拍“天上的道路”--星轨,画出一道道银丝般的圆形,与太行山巅遥相呼应,耐人寻味。还可以拍山涧的车灯,用慢门划出一行行金色的线条,似金龙狂舞。 面壁太行,为的是抓住太行山的特点、寻找太行山的亮点、把握太行山的闪光点。也许是自己的专一,也许是自己的痴迷,30多年的执着与努力,一些反映太行风光的照片得到了业内人士和专家的肯定。通过摄影,展示了家乡太行的美,让更多的人认识太行、走进太行,是我最欣慰的事情。 感悟太行——朝夕相处、心心相印 很多人认为我在太行山拍照有经验,会预测天气变化,知道云海出现的时间、方位……但他们哪里知道其中的真正奥妙——只有常年奔波于大山之中,与大山朝夕相处,与大山心心相印,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 生为太行山人,我用心来拍摄,加上对太行山的理解,对风光的理解,力争展示出他的最美。刮大风,哪些角度好;下大雪,哪里构图美;哪些沟里岩石漂亮;每一个地方什么气氛下出现什么效果,我都了如指掌。 从自己的作品里,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回想起作品后面的故事。风里、雪里、雨里、雾里、雷鸣电闪,我都与太行山在一起,感悟他的每一面,感悟他的另一种美。 风光摄影,只有真正深入进去,并且怀着严谨的、不功利、不浮躁的心态去拍摄,才能真正有所收获。熟悉拍摄环境,是为实现“天时地利”,靠猎奇和运气的摄影很难摆脱平庸。要拍摄出独具特色的太行山风光作品,不下一番苦工夫,不感悟大山的“脾气”和“个性”,单凭“蜻蜒点水”“走马观花”式的摄影方法,靠一时的新鲜感,瞬间视觉刺激,是很难摄取太行的真邃、领悟太行神韵的。 三、守望太行——老骥伏枥、再接再厉 近些年来,我有幸部分作品获奖,回首这一路走来,感慨颇多,如果要我总结,我想这几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善于学习,拜能者为师,我订阅了摄影杂志、报纸,熟读摄影技术和感想等类的文章,并写出读书笔记和收获心得;二是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创作,如今我年龄已是五十好几,身体又不算太好,但始终没有放弃在特殊环境里去搞创作,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不管是冰天雪地,还是鹅毛大雪,越是这些恶劣环境,越能拍出好作品,我就越是要出现在那里;三是积极踊跃参加摄影比赛,参赛就是检验自己作品好坏的实验室,不管大小影展我都参加,并在参赛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四是有一个老诚的思想品格,团结同行,为人诚挚,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巍巍太行,风光无限。我从拿起相机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了。在这30年的摄影历程里,我从未离开过自己的家乡太行山。我是太行山人,有责任把它的美表现出来。随着拍摄时间的延长,我越来越感觉太行山一点儿也不比其他名山大川差。如今,我守着这个生我、养我、给予我太多创作灵感的地方,要持之以恒,认认真真地拍摄,以敬畏之心拍摄,若能把太行山拍好,我就已经满足了。 太行山,我愿拍摄你一辈子!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610 iso: 200 快门: 1/250s 光圈: f9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610 iso: 200 快门: 1/200s 光圈: f11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610 iso: 200 快门: 1/60s 光圈: f18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610 iso: 200 快门: 1/1000s 光圈: f7.1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610 iso: 200 快门: 1/320s 光圈: f4.5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610 iso: 200 快门: 1/250s 光圈: f10
相机型号: SONY NEX-7 iso: 200 快门: 1/640s 光圈: f13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610 iso: 200 快门: 1/320s 光圈: f9
相机型号: SONY NEX-7 iso: 400 快门: 1/160s 光圈: f14
相机型号: SONY NEX-7 iso: 400 快门: 1/200s 光圈: f13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610 iso: 200 快门: 1/100s 光圈: f10
相机型号: SONY NEX-7 iso: 1600 快门: 1/2000s 光圈: f11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610 iso: 200 快门: 1/1000s 光圈: f10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610 iso: 200 快门: 1/250s 光圈: f4.5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610 iso: 200 快门: 1/100s 光圈: f10
相机型号: SONY NEX-7 iso: 200 快门: 1/200s 光圈: f6.3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610 iso: 200 快门: 1/100s 光圈: f2.8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610 iso: 200 快门: 1/30s 光圈: f18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610 iso: 640 快门: 1/1000s 光圈: f8
全景南太行
所谓太行八百里指的是那座逶迤于河北、山西和河南三省之间的山脉,人们习惯上把太行山分为3段,即北太行、西太行和南太行。大体上说,位于河北省境内的部分,叫做北太行;西太行,则位于山西省境内;而位于河南省境内的部分,叫做南太行。实际上,南太行就主要分布在河南的新乡、焦作、安阳、济源,犹以新乡最为代表。记得08年有一期《中国国家地理》说到: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说的就是南太行。南太行壁立千仞,飞瀑流泉,雄秀兼具。但是南、北、西3段太行山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那就是北太行和西太行都是严重缺水的地区,而西太行几乎就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举目四望,映入眼帘的是无尽的黄土——苍凉、荒芜、尘土飘飞,使人很容易就察觉出生命在这里的艰难。唯有位于河南安阳、新乡、焦作、济源境内的南太行,仿佛是上帝的钟爱之地,得天独厚地得到了流水的滋润——这里因为拥有珍贵而充足的水源而在太行山的3个组成部分中独占鳌头。此外,南太行还有一个在北太行和西太行永远无法看到的美景,那就是落差巨大的瀑布。可以说,正是因为南太行有山有水,从而使得这里既具备了北方山的雄伟,又具备了南方山水的灵秀。南太行山的 “太行至尊”王莽岭位于河南辉县与山西省陵川交界处,处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地质断裂带上,由60余个山峰组成,是太行山风光的代表之一,最高海拔1762米,驻足山顶,太行山雄姿尽收眼底。十字岭最高海拔1780米,号称南太行最高峰,素有太行小峨眉之称。如果夏天或者冬天去太行山拍摄。大都要选择在雨中、雾中、雪中等特殊天气。太行山的苍凉、凝重在这些特殊气氛下才能得以展现。雨雾中的太行神秘、幽静,是一幅烟云笼罩水墨般的画面,似云非云,似雾非雾,浓淡虚实,扑朔迷离;云海的出现使太行更加奇异,山涧升腾的云雾会突然集聚成滔滔云海,气势磅礴地覆盖脚下的群山,在峡谷中,无声无息地翻滚飘动……大雪中的太行浑莽、端妆、皑皑白雪,铺天盖地,峡谷气势如虹,峭壁顶风傲雪,白雪遮掩下的赤壁似铮铮铁骨。在这万簌静寂的世界里,整个心灵都被净化了。南太行山,巍峨耸云天,千里丰碑望不断,无情风雨任吹洒,英雄业绩万古传。太行山,人民的山啊英雄的山,你是历史的见证,你是不灭的灯盏。太行山,人民的山啊英雄的山,你就象我们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 韩修平同志摄影创作简历 韩修平,男,汉族,1958年生于河南辉县市,现任辉县市公路局党委委员、局长助理、办公室主任。他80年代初走上摄影艺术道路,并先后成为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国际五星高级摄影师、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数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公路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摄影家协会会员,新乡摄影家协会会员理事、辉县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他以相机为笔,抒发乡土情怀,尽摄家乡美景风情南太行。韩修平同志是沐浴着太行山风,吸吮着太行乳汁长大的,从小对太行山就有着一种相依之情。他小小年纪就跟着爷爷、爸爸在山里劳作。永远难忘在山坡上采药、挖野菜,跟着父亲在山里凿石、砍柴,推着装满柴火的独轮车汗流浃背地在窄窄的山路上苦苦行走的经历。从小就对太行山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为了创作,他不顾风雨冰雪,起早搭黑,跑遍了辉县的太行山水,拍出了大量的南太行好作品,赢得了省内外摄影界的广泛好评与肯定。代表作有:《全景南太行》、《太行石韵》、《太行山路》、《太行田园风光》《绝壁长廊》、《太行雪路》《流星河》、《明霞旭照》、《秋梦》、《穿山过壑》等等。
《全景南太行》:10幅作品获2014年河南风光摄影十杰;
《全景南太行》:12幅作品在第十二届“影像中国”全国摄影艺术大展中荣获入选奖;
《全景南太行》:40幅作品在国际摄影网“影像脸谱”栏目中刊登;
《全景南太行》:60幅作品在中国影像画报中刊登;
《绝壁长廊》:交通运输部主办、中国交通报社承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交通摄影大 赛”一等奖;
《太行雪路》:获河南交通摄影一等奖
《流星河》:中国交通部公路摄影大赛一等奖、河南省第九届艺术摄影大赛三等奖;
《明霞旭照》:河南省文化厅“群星奖”摄影比赛三等奖
《穿山过壑》:河南省第九届艺术摄影展优秀奖;
等等.
在省级以上展览、刊物、报纸上发表了数百幅作品。.
相机型号: SONY NEX-7 iso: 1600 快门: 1/50s 光圈: f5.6
相机型号: SONY NEX-7 iso: 1600 快门: 1/40s 光圈: f5.6
相机型号: SONY NEX-7 iso: 640 快门: 1/80s 光圈: f5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100 iso: 1250 快门: 1/10s 光圈: f6.3
摄影:韩修平
题目:《全景南太行》
地址:河南省辉县市公路局
电话:13937333189 18568227989
邮编:453600
QQ:278220437 278220437@qq.com
邮箱:hanxp518@tom.com
我的河南风光摄影十杰10幅照片和全国艺术摄影大展12照片都是在这些作品当中,获奖证书重点挑了3张。 - http://www.ipa001.com/a/gallery/yxlp/2016/0923/84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