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三维的,照片却是二维的。要在一个平面上表现出三维世界的立体层次,需要摄影师从绘画理论中,汲取空间纵深感的表达手法。 本文将依次讲解遮挡、纵透视、线性透视、空气感等,几种摄影中常见的空间表现方式。为了更好的阐述理论,托马斯得到了几位一流户外风光摄影师的允许,在文中使用他们的视觉大片作为例子,在此感谢。 《燃烧》,作者:曼联
一、遮挡与纵透视 假设下面这张简化示例图,是我拍摄的一张照片。如果我告诉你右边绿色的山峰,实际在更远的地方,你很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这就是一张典型的缺乏层次感的照片,如果我们不在前期构图时采取一些措施,就很可能拍出这种很平的照片。
那么有哪些手法可以表达空间感呢? 第一种方法非常的简单,叫做“遮挡”。也就是用一个物体遮住另外一个物体。这样读者就会明白,那个被挡住的、轮廓和整体不完整的物体,一定是在更靠后的位置。例如上面的情况,我可以往左边走个几公里,此时红色的山把绿色的山给挡住了。这样我拍出来的照片,山之间的层次关系就很明显了。
在长焦摄影中,由于后面会讲的线性透视效应很不明显,因此遮挡就成了表达空间纵深的关键手法。 《雪山幻境》,作者:Thomas看看世界
上面这张长焦雪山照片,就是非常典型的通过“层层遮挡”来表达空间关系的例子。1标识的岩石,挡住了2处的云雾,云雾又遮住了3处的雪山,雪山又把背后蓝天遮挡。岩石、云雾、雪山、蓝天,通过层层递进、互相遮挡的方法,前后关系非常清晰。
再比如下面这张200mm镜头拍摄的远景,冰川、碎石和人物、云雾以及雪山的纵深,也是通过遮挡(以及后面会讲的空气感),来进行表达的。 《喀喇昆仑背夫》,作者: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