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叫「字如其人」,其实屋子也是一样,从一个房间的摆设里,我们可以或多或少的,看到房屋主人的性格与经历。与其说一间屋子是一个人栖息的居所,不如说是这个人,正在让这个房间变成像他(她)的样子。 人与时间,物件与记忆,通过一个空间的纽带,温柔地纠缠在一起。把这些图景拼合在一起时,我们似乎拥有了一座自己的旅店——在这里看到春夏秋冬、山川湖海。这些无序组合的空间,似乎只有一墙之隔,却又如此之远。 随着这个自拍照系列的不断丰富,我们的摄影之路也在慢慢向前走,从最早的利用自然光开始,发展为尝试使用闪光灯,在营造光影氛围的各种尝试中,也算在技术上小有收获。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在「自然光室内自拍照」的话题上小憩一会,随后马上跳入闪光灯的大门,结合图片介绍一盏灯的几种打开方式,最后再给出闪光灯的基本设置思路以及实用小贴士。 一、从自然光开始 在介绍人造光线之前,先让我们分享一下自然光下的室内拍摄经验。 如果小伙伴们下榻的房间里有一扇面积不小的窗户,恭喜,你拥有了一个绝佳的拍照点。大面积的窗户在白天时,无疑相当于一面硕大的光源。 足够宽敞的户型,甚至可以凭借一面窗户,用自然光照亮整个房间。 日出后的几个小时,或者阴天的白天,都是不可错过的拍摄时间。这时候趁室外光线没有过于强烈时,适当地利用台灯的光线,来为室内的暗处补光。 我们坐在窗边的明暗交接处,室外较为柔和的光线,在身上勾勒出了轮廓线。 如果房间里是落地窗,并且人物是站立拍摄,可以使用中长焦镜头,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保证窗户框架的横平竖直(利用透视原理),又能在取景时尽量缩小取景范围,突出落地窗与人物,使得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干净明亮。 135mm 焦段下的透视效果 如果房间有难得的阳台,并且室内外明暗对比过于强烈的话,不如换个思路,让自己坐在阳台,把相机留在室内,用窗帘做一个前景吧。 除了在自己房间里拍照,也可以好好利用一下酒店的餐厅,在早餐时间抓住清晨的光线。 这是我们去过的一家度假村酒店,餐厅有一整面高大且通透的落地玻璃,窗外种满了松树,简直有如被森林环抱。晨光斜斜地射入室内,自带暖色调,非常适合借助自然光拍摄。 二 、闪光灯与光的塑形 旅行途中,自然光可不是取之不竭的,再加上白天的时间基本上不会待在酒店,晚上回来后已经是漆黑一片了,室内的一两盏台灯完全不能满足拍照的条件。在这些问题的「逼迫」下,我们在后来的「旅店自拍系列」里,开始尝试使用闪光灯自拍。 1、硬光与柔光 在展示闪光灯的使用效果之前,首先需要介绍两个概念:硬光与柔光。 借助自然光打个比方,晴天正午的太阳是硬光,阴天的天空是柔光。当你站在晴天正午的太阳下时,地上的影子是清晰可见的,这便是硬光,反之,阴天时地上的影子非常柔和,这便是柔光。 如果根据主光源的面积大小分类,很容易将晴天与阴天区分开来:晴天的太阳只有一个点,我们称之为点光源,而阴天的时候,整个天空都可以看作是主光源,发光面积远远大于太阳的点光源。 类比「晴天与阴天」,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实用性的结论:「点光源可制造硬光,增大点光源发光面积,即为柔光」。 No. 1 闪光灯 = 硬光 单盏闪光灯,距离较远时,可被视作点光源,适合制造较为强烈的硬光,在特定场景下,可以用于渲染特定的气氛。在裸灯的基础上套上小型柔光罩,可以使发出来的光线较为均匀,但因为面积改变不大,所以本质上仍然是点光源。 如下图所示,左侧为大家最常见到的机顶闪光灯,右侧为套上小型柔光罩的样子。 闪光灯+ 小型柔光罩效果示例1 / 2 注意观察墙上人物的影子,以及相框的影子,边缘清晰可见,这是硬光效果的特征之一。 布光场景图。灯光在我们的左上方,闪光灯固定在衣柜顶部。 闪光灯+ 小型柔光罩效果示例 2 / 2 布光场景图。相机处于逆光的位置,摆在地面上,同时把后方的闪光灯放在行李箱上面架高。 【No. 2 闪光灯 + 柔光板 = 硬光变柔光】 按照前面的「晴天与阴天」规律,想要将单一闪光灯制造的硬光,转换为柔光,我们需要增大光源的面积。 怎么做呢?其实与「阴天的云层」极为类似:在点光源前方,加一个半透明的柔光板。把柔光板放在闪光灯与人物之间,光线穿过柔光板,可以让照射在人物身上的光线变得柔和。 如下图所示(俯视图): 那旅行的路上,不想带柔光板怎么办?这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在房间里找到可以成为柔光板的一切事物:白色床单、半透明窗帘,甚至是毛玻璃,都没有问题。 闪光灯+ 柔光板效果示例 背景窗户上的毛玻璃可以被用作「柔光板」。 布光场景图。灯光藏在窗户的后方,架在一个小型行李箱顶部,窗户上的毛玻璃作为柔光板,光线穿过毛玻璃后照射在我们身上,近距离点光源的光线变得柔和。 【No. 3 闪光灯 + 反光板 = 硬光变柔光】 硬光变柔光的第二个方法,是使用反光板。 在影棚摄影中,我们可以将大面积的反光板(通常为白色或银色)面向模特,同时将闪光灯面向反光板,把整个反光板打亮,从而加大光源面积。 如下图所示(俯视图): 那么,在旅行中,我们不太可能随身带一块这么大面积的反光板,怎么办呢?其实答案就在你身边——用整个墙面当做你的反光板! 把闪光灯朝向天花板打光,你便拥有了一面头顶上的大面积柔光光源,把闪光灯朝向墙壁,便拥有了一面从人物侧面投射过来的柔光光源。 闪光灯+ 反光板效果示例 天花板被用作「反光板」的效果。 布光场景图。闪光灯在我们正前方,但方向是朝向天花板的,所以光源面积约等于这个天花板的面积,从而创造出了很柔和的光线。 【No. 4 闪光灯 + 柔光箱 + 灯架 = 柔光】 重点来了! 在前一张图中,我们用天花板作为反光板,创造出光源面积很大的柔光。但这种柔光有个缺点,就是明暗对比较低,照片比较「平」。如何创造出对比度更高的柔光呢?答案:让光源靠近人物。 【选修课:一些小原理】 根据常识我们知道,光离物体越远,物体表面的光照强度越小,反之亦然。但这跟明暗对比度有什么关系? 还是用上一张室内照片为例,我们首先定义一下「对比度」的判断方式,即「人物与背景墙的光照强度对比」,作为肉眼可辨的明暗对比。 接下来就是思想实验时间了。第一个思想实验,我们假设光源离人物和背景墙无限远,远到以至于人物与背景墙那一点点距离可以忽略不计了,此时,人物表面的光照强度与背景墙表面的光照强度是几乎相等的,即对比度小。第二个思想实验,假设光源离人物面部无线接近,此时人物面部的光照强度几乎等于光源本身的光照强度,然而,背后的背景墙与光源的距离,相较于人物与光源的距离,却非常之远了,背景墙的光照强度几乎为零,即对比度大。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在人物与背景墙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光源的位置远近,可以改变人物与背景墙的光照强度比例,即我们定义的明暗对比度。根据「光的平方反比定律」,光照强度的倍数,将会随着光源距离的平方反比衰减。换句话说,光源远离你2倍距离,你的光照强度会较少至1/4。 在前文中,我们通过利用反光板、柔光板来增大光源面积,以获得相对柔和的光线。其实,在室内人像摄影中,更直接的方式,还是使用柔光箱。 柔光箱实际上是借鉴了柔光板的原理——增大光源面积。改进之处是,柔光箱用黑色的箱体,将闪光灯与柔光板紧紧地包裹在一起,并在内部涂以银色的高反光材料,聚拢闪光灯发射出来的光线,并使其通过最前方的半透明柔光布照射出来。 如下图所示: 为了使用柔光箱,我们需要将闪光灯与柔光箱按下图组装: 组合起来后大概是这个样子。(柔光箱从正面看应该是正方形,因为拍摄角度问题有点变形) 【闪光灯+柔光箱效果示例一】 将柔光箱靠近人物,创造更立体的柔光明暗过渡。同时注意观察墙上的影子,边缘柔和,这也是柔光效果的另一个特征。 室内环境,门上有浅浅的青色,拍摄时希望利用这片背景色,做一个干净明亮的构图。 布光场景,柔光箱在小墨背后一侧45度位置,光源距离小墨一米左右。另一侧放了一个银色的反光板,反光板用来反射闪光灯的光线,为画面左侧的阴影处补光。 【闪光灯+柔光箱效果示例二】 室内环境。这是白天阴天状态下的样子,等到我们真正拍照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完全没有窗外的光线。 布光场景,柔光箱放在侧面,模拟明亮的窗户,另一侧放置反光板。 【闪光灯+柔光箱效果示例三】 布光场景,柔光箱放在我们左前方45度,相机机位在我们正对面。拍摄时把相机放的远一些,并使用中焦焦段拍摄,相机取景器的取景范围刚好擦过右边柔光箱的边缘。 【闪光灯+柔光箱效果示例四】 布光场景,柔光箱在我们斜侧面。 【闪光灯+柔光箱效果示例五】 布光场景。 拍摄小插曲 这套蓝色民宿是我们在伦敦@Airbnb 上找到的,主人刚好是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的毕业生,算是师姐了,她从一名艺术家手中买下了这套工作室,改造成家的样子,并把里面布置成了一个流动美术馆——墙上的油画作品都是在展的艺术品,今天这幅画挂在家里,明天可能就被搬出去参加展览了。 于是乎,仿佛进入「博物馆奇妙夜」的两个人,整晚状态都是这样(上图)。 明天我们还有文章的下半部分,大家敬请期待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