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了青稞粮,日子过得真甜美;一日三餐不愁吃,顿顿还有青稞酒。人人感谢云雀鸟,万众珍爱青稞粒。”在藏区流传着许多有关青稞种子来历的神话、传说、歌谣等,内容多为记载狗、鸟、鹤等动物带青稞种子到人间的过程。导致产量无法提高,造成减产。因此,必须进行合理轮作。要求三年以上的轮作:一般轮作方式为青稞——洋芋——油菜——豌豆。青稞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青稞在青藏高原上种植约有3500年的历史,从物质文化之中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有着广泛的药用以及营养价值,已推出了青稞挂面、青稞馒头、青稞营养粉等青稞产品。 青稞是高原藏区人民的主食,炒熟后磨成粉就可食用。原来高原上在没有高压锅的时候,都采用这种最原始的方法。 传统收青稞是在山坡上搭起青稞架,收回来的青稞凉晒在架子上,自然风干后再脱粒。现在收青稞都是采用机器收割,非常地快,一亩地半个小时就收完了,工钱只要四十元。我在阿坝县采访的时候,一位藏族老人说,机器收的没有手工收的那么香,是因为手工收割后要在太阳下凉晒很长时间,桔杆上的营养没有流失;机器收的一次就断青了,青稞失去了营养的补充,自然就没有了原来的口感,并棒出去年手工收的青稞粉给我尝。 时代在前行,这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高原也不例外。一些传统的东西正在流失,当打不回来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怀念过去。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S R iso: 100 快门: 1/400s 光圈: f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