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44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贵阳] 《贵阳古建——太慈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17: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贵阳市南明区区境西部,小车河的出口处,有一座太慈古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明代弘治十八年(公元1506年)太监杨贤筹建的,故又叫杨公桥。



太慈桥,其最早的记载见于《贵州图经新志》:“太慈桥,在治城西南五里,四方河之上(实为小车河之上)。太慈桥是座单孔大石桥,长7米余,宽约4米。太慈古桥至今保存完好,是贵阳今存保存旧貌历史最久的古桥之一。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金钱 +30 收起 理由
百花盛开 + 30 + 30 漂亮作品!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17:17 | 只看该作者


据传,太慈古桥之名与建文皇帝有关。1398年建文帝继位,1402年其叔燕王朱棣起兵攻入京城,城破后建文帝换僧装出逃流落西南。民间传闻初建太慈桥时,有个僧人经过,为建桥解决疑难,后人得知是建文帝后,为感念他,故以“太子”为名,将桥起名“太子桥”。后为掩蔽建文行踪,故意将其讹传为“太慈桥”,沿袭至今。



早在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记中就有记载,并提出疑问:“然何以‘太子’云也”?因弘治建桥离建文时已有一百年,加上建文并非“太子”,应为“皇太孙”,可见流传不足为信,只是反映百姓的美好愿望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17:18 | 只看该作者


1508年,王阳明因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任驿承,次年受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之聘,到贵阳讲学时,曾游览小车河,并写下“太子桥”一诗:
“乍寒乍暧早春天,随意寻芳到水边,树里芳亭藏小景,竹间石溜引清泉,汀花照日犹含雨,岸柳垂阴渐满川,欲把桥名寻野老,凄凉空说建文年。”
该诗把500年前贵阳小车河的自然风光跃然纸上。

这座明朝修建的太慈桥历经五百年的风雨仍留存至今。如今的太慈桥依旧小桥流水、碧波荡漾,即便当年的太子早已逝去,但这里仍然是个演绎浪漫故事的好地方。

2024年8月26日拍摄于贵阳市南明区太慈桥街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17: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观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8-29 09:27 | 只看该作者
漂亮作品,欣赏学习老师佳作!百花盛开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8-29 09:45 | 只看该作者
漂亮作品,欣赏学习老师佳作!百花盛开为你点赞!欢迎你来人文纪实发帖送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6:23 | 只看该作者
衷心感谢版主及各位老师的热情鼓励!{:7_298:}{:7_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9-3 15:30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增长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