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1 于 2025-9-9 03:29 编辑
“非遗润师心,匠心传薪火” 教师节遇上非遗美!枣林幼儿教育中心开展传拓技艺学习活动 图文:光影中国网 马骥 在2025年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枣林幼儿教育中心以“非遗之美点亮幼儿教育之路”为主题,邀请非遗传拓技艺传承人走进校园,带领全体教师与幼儿共同体验传拓技艺的独特魅力,在传统非遗文化的浸润中,度过一个兼具文化味与教育意义的教师节。 枣林幼教中心成立于1997年9月,是经南阳市宛城区教体局批准的市级示范幼儿园,现归属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教育中心管辖,坐落于南阳市白河游览区南岸,占地468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室外绿化面积1334平方米。 多年来,幼儿园在各级领导指导下,紧扣市委“一抓三突破,教育率先突破”工作思路,以“特色办园争先进,整体管理上台阶”为总方向,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围绕“幼儿水墨画课程”与“非遗特色”两大核心,于2023年12月被南阳市教委授予“特色示范校”荣誉称号。 幼儿园以《幼儿园纲要》为指导,依托焦子玺总园长省级课题《幼儿园水墨画教学策略探究》,将非遗文化深度融入教学实践,让文化基因在幼儿心中扎根。具体通过三大类活动开展: 传统技艺体验:借助拓印千年纹样、蓝晒液制作、牡丹瓷创作、扎染、掐丝珐琅彩等活动,让幼儿亲手触摸历史; 节气与民俗融合:在制作花草蛋、包香包、卷艾条、画糖画等过程中,引导幼儿感知自然馈赠与民俗智慧; 集体协作与表达:通过舞龙舞狮、非遗庙会、非遗剪纸走秀等活动,培养幼儿团队精神与文化自信。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赵长根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师生们介绍了传拓技艺的历史:“传拓就像给文物‘拍照片’,古人用这种方法把石碑、青铜器上的文字和图案复制下来,让文化能一直流传。”随后,赵老师现场演示了传拓的完整流程——从清理拓板、裁剪宣纸,到刷纸覆板、敲打上墨,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老师们和孩子们围在一旁,眼神里满是好奇。 考虑到老师的动手能力,传承人特意准备了简化的拓板和传拓工具。在老师们的协助下,老师们小心翼翼地将宣纸覆盖在印有生肖图案的瓦当拓板上,用小刷子轻轻刷平,再握着特制的墨包,按照“由浅入深、均匀涂抹”的方法在宣纸上施墨。当一张张带着墨香、图案清晰的拓片从拓板上揭下时,老师们兴奋地举起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就感。 “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拓片,今天亲手做才知道,这看似简单的技艺里藏着这么多学问。”参与活动的王老师表示,这次学习不仅让自己掌握了基础的传拓技巧,更找到了将非遗融入幼儿教学的新思路,“接下来可以把传拓和美术、历史小故事结合,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更自然地感受传统文化。” 枣林幼儿教育中心园长提到,选择在教师节开展传拓技艺学习,既是为了让老师们在非遗体验中拓宽教育视野,也是希望以教师为纽带,把非遗文化的种子播撒进孩子们心中。未来,中心还将持续探索非遗与幼儿教育的融合路径,让更多传统技艺走进课堂,以文化之美滋养师生成长。 2025年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园精心策划“非遗润师心,匠心传薪火”主题活动,特邀南阳非遗传承人赵长根老师送教入园。赵老师深耕28项非遗专题项目,其匠心精神令人敬佩。活动包含非遗主题讲解、“汉画拓印”非遗体验、“匠心育桃李”主题演讲等环节,尤其在“拓印”主题体验中,教师们亲身参与瓦片拓印、木雕拓印、铜片拓印,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 此次活动是非遗匠心与教育初心的深度碰撞,不仅助力教师深入理解非遗文化内涵、实现专业成长,更推动教师将非遗项目更好地融入一线教学。未来,枣林幼教中心将继续以非遗之美点亮教育之路,用匠心守护文化根脉,用初心培育传承新人,让历史智慧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持久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