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丹江冰 于 2011-3-9 08:18 编辑
第六期南阳摄影人物专访:摄影界的摩迷——岁月如梦
岁月如梦老师是桐柏人,在桐柏县医院工作。对岁月如梦老师最先的感知,还是来源于他的摄影作品。他的摄影作品一般是组照,并且图文并茂,几乎每一副作品,他都会细致地注上文字说明,或者抒发那种纯粹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着迷!你的心灵会随着那一幅幅艺术之作而颤抖而充满喜悦,那“秋到大兴安岭满归”的波澜壮阔的金黄,那冬日下的“巍巍太行”,那原始的氧吧“灵秀的神农架”,那雪中娇艳盛开的“梅花”等。
有一次,和一个叫“天狼”的影友聊天,他充满敬仰地谈起岁月如梦老师,他说:“岁月如梦就是一个传奇,一个奇迹,他骑摩托到东北,行驶了8500公里......” 我也很喜欢坐在摩托上那种飞扬的感觉,可是试想想,那么遥远的路途,对于一个不再年轻的人来说,首先体力都是难以承受的。另外,一个人,独自行程万里,那种精神上的落寞,一般的人也是不能忍受的。而岁月如梦老师,一辆越野,一架单反,如痴如醉地把自己完全融入了祖国的山山河河之中,因此他才能拍出那么独特的美! 如梦老师今后的新打算是,将会骑着摩托去领略西藏的空旷,去感受新疆的辽远......
本期,南阳摄影专门邀请岁月如梦老师作为嘉宾访谈,大家可以把心中对如梦老师的诸多好奇,在线与老师直接沟通交流。请把问题直接用回复帖的形式跟在此帖后面,如梦老师也将会跟帖回答,我会及时整理。 (1)岁月如梦老师,在摩迷网里看到很多关于你的传奇式的经历,请问,您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热爱骑摩托的呢?对于摄影与摩托,你最热爱什么呢? 回答:我学习摄影已经有几十年了,骑摩托也有几十年了,但真正使用摩托作为长途旅行的工具,还是去年4月份的事。从摩迷网上看到一些朋友骑摩托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很是羡慕,也萌生了骑摩托出去跑跑的念头。 4月低买了一款适合跑长途的摩托车及一些相关设备,5月初开始了我的摩旅生涯,先是近处的随州、信阳、驻马店、洛阳等,又与其它摩友一道跑了栾川老君山、神农架--三峡大坝等,积累经验,9月初单骑去东北,10月初去江西星子--庐山,12月初单骑去太行山郭亮--王莽岭,今年春节又单骑跑了韶山--桂林漓江--古城凤凰--张家界武陵源,总里程大约23000公里。
我首先是一个摄影迷,然后才是摩托迷,摩托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济、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我骑上它就是为了能够到更远的地方去采风。 我非常喜欢旅游,因为旅游可以让我学到新的知识,让我开眼界、长见识,还可以拍到平时在本地拍不到的片子,还可以锻炼身体,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但我又不喜欢跟团赶鸭子式的旅游方式,而对于工薪阶层来说,自驾汽车旅游费用太高,经济上负担不起,所以就选择了骑摩托旅游的方式。我算了一下,跑同样远的路程,摩旅的费用大约是自驾车费用的1/5左右,这样可以用有限的经济支出跑更多的地方。比如我去东北一趟来回8500公里,费用才2500元左右,如果是开汽车的话,没有10000元是绝对不行的。
骑摩托长途旅行有苦有乐,一个人随心所欲,想停就停,想走就走,在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在茫茫的大兴安岭、在无边无际的大海、在秀美的阳朔漓江、在雄伟壮丽的太行山、武陵源…… 走进神奇的大自然,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体味一个人的静谧和孤独,这就是我从摩旅中得到的乐趣。
但我不推荐朋友们像我一样长途摩旅,这是因为长途摩旅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一种能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精湛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摩旅经验,这些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
什么叫幸福?其实幸福很简单。它不在于你的金钱有多少,也不在于你的地位有多高,它的真谛就是快乐。我摩旅、我摄影、我快乐,所以我幸福!——这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简单的幸福观。
2、如梦老师,我知道你是先入摄影后入摩迷的,二者结合是很完美,游历名山大川,才能下美丽影片。一想请你谈谈体会和经验。二.两个都是你的最爱,如果只能选择其中之一,你将如何割舍?三你的下一个目标是哪里?还是一个人么? 回皓月老师:
前面已经说过,摩托车只是我摄影创作的一个交通工具,假如有一天我骑不动摩托车了,我还可以坐车甚至坐轮椅拍摄,将祖国的美景及生活里的精彩瞬间留在我的相机里。
近期的目标是西藏,预计今年6月份出发,川进青出,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去欣赏那蓝天白云、雪山冰川,去见识那原生态的风景和纯朴的民风,去感受纳木错的纯净和珠穆朗玛峰的雄伟,去享受可可西里的荒凉和孤独。 不过这次摩旅的路程长(来回将近10000公里),路况差(国道318和国道109有许多砂石路、过水路、塌方滚石等),需要经过500多公里的无人区(可可西里),还有人、车的高原反应问题,路途上不可预料的因素太多,我不会一个人去的,已经与几个摩友约好,到时候一块去。
远期目标(2年之内)是新疆喀纳斯和云南大理西双版纳,至于九寨沟、香格里拉、玉龙雪山、黄山、华山、武夷山等等都比较近(都在2000公里以内),只要有10天左右的时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跑去了。
3、岁月如梦老师,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您是如何平衡本职工作与业余爱好的?干好本职工作需要兢兢业业,兴趣爱好用来陶冶情操。岁月如梦老师,如果条件允许时(比如退休后) ,您是否会把“业余爱好(摄影)”转为“本职工作”呢? 回答:工作是本,业余爱好是末。我们要在社会上生活,要养家糊口,就需要有收入,只有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然后才有可能、有资格来谈自己的爱好。正如老色老师所说,肉放一些调料更好吃,但你不能光吃调料。
我是七七年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本科毕业后分配到桐柏县人民医院,一直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从医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从实习生到医师、到主治医师、到副主任医师,几十年来从没有放松过业务的学习,隔几年就要进行一次职称晋升考试,业余时间大多是用在学习上,还有孩子的接送、辅导等,可以自己支配的业余时间很少,只是晋升到副主任医师、孩子上大学后才有了一点可以自己支配的业余时间。
业余时间做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的安排,有的人喝酒,有的人打牌,有的人钓鱼,有的人上网聊天等等,而我喝酒胃不行,喝了难受;打牌的输赢牵扯到金钱,自己输了自己不高兴,自己赢了别人不高兴,与其这样何必自找不高兴呢?钓过几年鱼,现在可供野钓的地方越来越少,到私人鱼塘里钓又觉得没有意思,后来干脆不钓了;上网也有几年了,但不喜欢与陌生人闲聊,更不喜欢玩游戏,感觉这是消磨时间,没有一点意义。 这些都干不了,所以我选择了摄影。虽然摄影也要有不少的经济投入(相对于我的收入来说),但拍到自己满意的片子,与摄友们在论坛交流(虽然水平有限,从没有拍出过优秀的作品),但我们收获的是舒心,是快乐!
我常告诫摩迷网和摄影论坛上的一些年轻朋友,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技术上精益求精,事业上有所进步,这才是正道。如果因为摄影和摩旅影响了工作,那就是本末倒置,极不可取。只有努力工作,才能有钱去购置器材,才能更好的玩摄影、玩摩旅。
再有2、3年就要退休了,我们搞医的即使退休了也很难做到真正的退休,所以我想摄影还将是我的业余爱好,不过退休后时间充裕了,会有更多时间外出采风,会拍更多的片子。 4、老师作为一个摩迷,长途跋涉过很多次,也肯定会遇到许多事情,那么我想问老师,最难忘记的一次骑行是哪里?最险情百出的一次骑行是哪里?最开心最有收获的一次骑行是哪里? |
回答:外出旅行,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一直是我的梦想,年轻时候由于工作方面、家庭方面有很多责任需要自己去承担,这个梦想一直没能实现。现在工作上驾轻御熟,不用耗费太多精力,家庭完美和谐,儿子大学毕业,不用我太操心,才有了实现梦想的可能。 最难忘的一次摩旅就是东北之行,从桐柏出发,游览了北京颐和园、居庸关长城、张北丰宁坝上、呼伦贝尔大草原、满洲里、大兴安岭、漠河北极村、丹东鸭绿江断桥、曲阜孔庙等著名景点,北方的金秋非常漂亮,也使人终生难忘。 险情百出我还没有碰到过,因为自去年5月初以来跑了23000多公里,都是在内地,只要不出交通事故,谈不上有什么危险。 我有二十多万公里的摩托车骑行经验,在路上虽然速度较快(好路一般是90—100公里的速度巡航),但精力高度集中,谨慎驾驶,除了在东北之行回程时摔过一跤外,其余没有遇到什么危险。摔的那一跤人没有丝毫损伤,车也仅仅是外表轻微的擦伤。 要说惊险只有一次,去江西星子的路上,在黄梅县境内,前面有一桑塔纳轿车,以大约80公里的速度行进,我要超车,我的速度大约90公里,哪知它连转向灯都没有打突然左转,我只好急刹车,前后轮抱死后在沥青路面上擦出十几米长的的黑道,发出刺耳的刹车声,由于较好的掌握了平衡,接近前车时停住了,惊得一身冷汗,好在是有惊无险。
摩托车是一个很不安全的交通工具,驾驶时必须精力高度集中,能快时快,该慢时慢,还要做好自身防护,头盔护具决不能少。我常告诫年轻的摩友,摩旅是追求快乐,只有安全才能有快乐,无论什么时候,安全是第一位的!
要说开心,我的这十几次摩旅都很挺开心的,没有遇到不愉快的事。要说收获,还是今年春节这次去桂林,欣赏了阳朔山水泛舟漓江、湘西凤凰重走剿匪路,游览张家界武陵源仙境,拍了很多片子,感觉收获不小。 5、老师每次外出旅行都是一个人吗?想没有想过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同行呢?比如影友或者摩友 回答:摩旅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活动,路上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事情,一个人长途骑行危险性更大,困难更多。我何尝不想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同行呢?但问题是找这样的一个(或几个)朋友谈何容易! 首先是时间问题,外出摩旅都是业余的爱好,都要根据自己有没有空闲时间而定,你有时间的时候别人不一定有时间,别人有时间时你不一定有时间,很难凑在一起。 二是兴趣问题,有的人喜欢摄影,喜欢欣赏风景,而有的摩友享受的是风驰电掣般的刺激,兴趣不同导致行程安排时意见不统一,有时候一道出行半路分手,这不乏先例,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各走各的。 三是经济条件不同引起矛盾,比如路途住宿吃饭,有的人喜欢节俭一点,有的人喜欢丰裕一点,不好一致。 四是车况问题,有的新车不大出毛病,有的旧车毛病百出,一个人出故障就会耽误全队的行程,一道的人越多,跑得越慢。 五是驾驶技术问题,技术水平有高有低,胆子有大有小(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有的人60公里的速度就觉得高了,有的人90公里的速度还觉得低,造成骑得快的光等慢的,而慢的一直在追赶,双方都不轻松。 六是安全问题,如果一道出行的人有其中一个出事故,造成受伤或死亡,其他人都摆脱不了干系,要负连带责任,还要受到当事人家属以及其他人的责备和埋怨,不如一个人干净离亮。 基于以上的6个原因,所以我长途摩旅一般选择单骑独行。 6、岁月如梦老师作为一名影友,到目前为止,你感觉自己拍出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了吗?你感觉自己超越过自己吗?请传一张自己满意的作品,以供大家欣赏 回答:我在论坛里多次说过,虽然学习摄影30多年,但由于自己的资质愚钝,悟性不高,至今还徘徊于摄影艺术的殿堂之外,也没有拍出过一张具有艺术美感的片子。我的片子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些糖水片,甚至连糖水片也称不上!
我觉得,要想像大师们一样拍出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除了需要具备深厚的摄影艺术功底之外,还需要天赋和灵感,这正是我所欠缺的。 我的满意一点的片子都发在论坛的行摄风光版和小品微距版,有兴趣的话老师们可以去看看。 7、我想问老师,你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满意吗?对自己的婚姻、家庭生活、工作都满意吗?你感觉生活是否美好,是否像《康熙大帝》的主题歌,你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回答:在同龄人中我是比较幸运的,虽然下乡当知青耽误了几年时间,但能够上大学,毕业后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业务技术上不落于人后,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虽然比较微薄,但足够让我养家糊口。工作的强度也不大,使我有一定的时间来玩摩旅、玩摄影。 我和妻子是下乡时在青年场里自谈的,1978年初我去上大学,她随后招工去了三线厂,我毕业后又调动到我单位,现在已经退休。我的妻子文化水平不高,但很贤惠,三从四德学的很好,我们相濡以沫几十年,一切唯我的马头是瞻,对于我的摩旅和摄影从不过问和干涉。我儿子非常优秀,在北京一重点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北京,才毕业半年多时间已经当了业务主管,工资是我的二倍多(我工作几十年,有高级职称,目前工资才3千多,他刚刚毕业就拿7、8千,这是什么道理?!这社会公平吗?!涉及到政治问题,不多说了)。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我是一个知足之人,对于目前的工作、家庭状况非常满足。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即使是像康熙大帝这样的强者也抗拒不了,谁能再活五百年?只有神仙才可以做到,但这个世界上决没有神仙! 我的家庭有长寿基因,我爷爷、奶奶都活八九十岁,我父亲、母亲都八十多了现在身体还都可以,我今年虚岁58了,耳不聋眼不花,血脂不高、血糖不高、血压不高,没有心脏病,体力充沛,精神头很足,连头发都没有染过,以现在的身体状况,托各位摄友们的福,再活个二三十岁没有问题,再多就不要想了。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