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328|回复: 1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荣荣映里:携手走出内心的迷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9-25 10: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荣荣映里:携手走出内心的迷宫

发布时间:2011-02-22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王江 责任编辑:王江

   说起卢志荣和铃木映里可能有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但是荣荣映里这个名字在摄影圈却很响亮,这对儿中日组合的摄影伉俪,结合在一起迸发出无限的艺术能量。从一起创作到创办三影堂再到举办摄影奖和草场地摄影季等活动,每一个活动都带来一场不小的“地震”。日前,2011年新人奖初选已经揭晓,第二届草场地摄影季也即将到来,在这里我们听听这对儿“侠侣”如何讲述他们的相识、艺术观以及运营之道。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0 金钱 +30 收起 理由
红香圃 + 30 相当给力!
唐河老徐 + 3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0:46 | 只看该作者

荣荣映里接受色影无忌的专访   摄影/王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0:47 | 只看该作者

在“东村”的那一段很快乐也很短暂

       延伸阅读:   复眼:荣荣映里作品展

                          四人谈:关于荣荣和映里的那些事

                           


  色影无忌:我曾经看过艾未未对你们有一个特别无厘头的访谈,你们很熟了吧,荣荣你跟艾未未认识快二十年了吧?

  荣荣:93年到现在十七八年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0:49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荣荣:当时在“东村”,他去看我们,他刚刚从纽约回来,很快就跟我们认识了,那个时候我们就打成一片,每个星期都会见上几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0:49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们在“东村”那一段时间,应该是挺快乐的一段吧?

  荣荣:很快乐,很短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0:50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现在那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还能找到吗?

  荣荣:不太一样了,因为那个时候很纯粹、很单纯,现在的环境商业味道太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0:50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那时聚在“东村”的人才是真正的喜欢艺术,完全没有什么经济上的回报之类的。

  荣荣:那个时候就是年轻,有激情。比如张洹是从河南美术学院毕业的,又来北京进修;马六明是湖北美院的,分配到装潢公司里头;左小祖咒搞摇滚,也有激情来搞艺术;我是没考上美术类大学,但是有一点艺术的梦,就想追求摄影,到了“东村”就碰上了这帮人,这帮“盲流”,哈哈。那个时候就像你说的,没有什么动机,就是有一个对世界、对艺术的理想。其实在那个时候人的情绪是很低落的,因为89年之后大家都在谈做生意谈下海,那时期精神上的心灵上的东西是很少有人谈到的。那时社会上对没有职业的人是瞧不起的,“盲流”指的就是我们那一拨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0:51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HEIDELBERG PREPRESS Scanner DC3000    iso:    快门:    光圈:

《草场地》系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0:52 | 只看该作者

“东村”是我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色影无忌:你觉得在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当代艺术、当代摄影的环境跟今天有什么样的区别?

  荣荣:我觉得那个时候可以说还没有当代摄影,真的没有。那时候最火的就是报道摄影和纪实摄影,比如说《希望工程》之类的作品,但是我认为那时当代摄影是真的还没有出现。在那个时期有李媚他们编的《现代摄影》,是当代摄影的苗头但是很快就夭折了,那一拨人里边很多就做别的了,当然也还有韩磊、高波等人在坚守,但是改行的还是占多数。那个时候当代摄影真的是没有任何位置,连发表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说展示了。大家也不认为摄影可以用来表达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0:5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后来你的《新摄影》又把这个事给接上了?

  荣荣:从《新摄影》那时开始有了一些当代摄影的出现,也可能叫做“实验摄影”。我在“东村”拍的一些行为艺术家的照片开始展出了,当然不是在国内展出的,最早是在东京,95、96年在柏林,开始以“艺术”的名义展出。本来我拍这些行为艺术家是记录他们,记录里边有纪实的成分,更重要是我的主观意识。于是这些拍摄行为艺术家的照片渐渐开始变成我的独立作品,被纳入了艺术摄影里边,引起了一些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0:5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也就是说从那时起你就已经有很自觉的摄影观了,觉得摄影可以表达一些观念。

  荣荣:是的,我来北京之前就决定以摄影作为我的一个表达方式,我打了三年的工买了相机,到北京就是想来拍照片,当然我也有过迷路,去“东村”之前跑了很多地方比如去拍长城去拍西双版纳,后来回到“东村”是我的一个转折点,我和那些人真正有了一个碰撞,这些行为艺术家跟我的表达方式产生了碰撞,如果没有在“东村”的那段生活经历我可能还在拍别的东西,虽然也许最终会找到自己的一种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0:5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东村”期间等于是你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荣荣:就是一个转折,因为那个时间刚好跟我的生存状态是完全发生关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0:53 | 只看该作者



当时就是一种“直觉”在指导着我们,就是要创办三影堂这个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0:54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特别有意思的是如果回看你的历程,你的每一个点似乎都特别清楚,像去中央工艺美院学摄影,又到“东村”拍艺术家,后来跟刘铮又办《新摄影》,再往后就结识了映里并一起创作,然后是成立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又办新人奖,就是一个、一个的点,好像你一步步地走得特别扎实,而且很多点在中国摄影圈里发挥了特别大的作用,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机缘或是说动力来这么做呢?

  荣荣:当年我没有考上大学,后来发现相机的时候就决定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当一个摄影家,在那时就坚定了我的信念,于是不顾家人反对一定要到北京来。我早期更想做一名画家,可惜不成功,但是培养了对艺术的热情。后来做《新摄影》也是个很奇怪的机缘,和刘铮一起做了四期,现在回头看似乎挺重要,但是在当时真没觉得有什么,就是为了好玩。那时的主流摄影是纪实和报道,我们的那种作品主流摄影杂志是不可能发表的。于是我们几个朋友之间就自己印出来传着玩,当然也有传播的目的,环境没有认可我们,就只好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传播。慢慢的开始有人觉得有意思,觉得这种不一样的摄影方式有价值,这样在过程中就给予我们鼓励,我们就坚持做下来了。就像成立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也是,我和映里认识以后,因为摄影的“缘分”走到一起,一开始只是一个很小的梦,就是想做一个摄影的图书馆,也没有想做成现在的规模,这都是慢慢扩大起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0:54 | 只看该作者
 映里:因为一开始我们想中国没有一个理想的摄影图书馆,但是又特别需要这样的地方,于是我们就开始做了,因为我们本身也是摄影家,我们在北京可以接触这个圈子,于是就考虑我们要做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