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9-23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满异 责任编辑:my
以一组“80年代中学生”感动无数人的摄影师任曙林携新作《云南风景》参展平遥,在“80年代摄影团体和风光流派”研讨会的午休时间里,无忌工作人员在展场内对任曙林进行了独家专访。
这位四月影会的“老顽童”此次推出新作,自称是来“向‘糖水’宣战”、“跟‘风光’叫板”的。事实上,任曙林谈到了他对摄影本体,即“摄影是什么”这一本质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其求真求致的精神令人深有感触。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30年不能白拍、白想……”我们也相信,终有一天,摄影能够与绘画和文学分庭抗礼,自立于艺术之林。
查看全部评分
相关阅读:
80年代的记忆:谈任曙林的《中学生》
“新西部”:罗伯特·亚当斯的风景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80 iso: 200 快门: 1/50s 光圈: f4.5
231053294024.jpg (51.2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5 20:49 上传
任曙林在“80年代的中国摄影”研讨会上发言
“我认为,摄影就是解决空间的问题”
相机型号: LEICA C-LUX 3 iso: 320 快门: 1/30s 光圈: f2.8 231053294024.jpg (68.68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5 20:50 上传 任曙林新作《云南风景》
相机型号: LEICA C-LUX 3 iso: 320 快门: 1/30s 光圈: f2.8
231053294024.jpg (68.68 KB, 下载次数: 7)
2015-1-15 20:50 上传
色影无忌:您的《中学生》、《先进工作者》都是拍人的,您以拍人著称,怎么拍起风景了?
任曙林:我几乎不拍风景。这次平遥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一看是风景,给我归风光类去了。那天通知我展场,我一看这不对呀,怎么给我跟他们搁一块儿去了,我说根本不是一回事呀。我这起码是纪实加观念,怎么跟风光搁了一起,而且我是跟风光叫板的呀,搁一块儿回头他们打我一顿怎么办……
色影无忌:但对包括初学者在内的很多人来说,您这几幅作品第一眼看上去确实是风光,那么您自己是怎么理解这点的?
任曙林:所以,我就这次例外的写了一段话。因为我不是拍风光的,我有我的想法,但是我拍空间、拍建筑,黄锐编的798那套书里,《新空间》全都是我拍的。我认为,摄影就是解决空间的问题。
任曙林:不是,这个话题说起来有点长,长话短说就是,不管你拍人物,还是拍景物,实际上,都是人对空间的一种感受和理解。你不要把人当作人(来拍),你也不要把景物当作风光。所以这段话(指的是任曙林为作品《云南风景》写的自序)里我说,“我一直对风光不以为然,”他们一听高兴吗?不高兴。“因为它是那么单薄,没有气息。许多西藏拍回来的漂亮照片,同西藏没有关系,同自己更没有关系。”今天会上就有人说了,同自己没有关系的照片不叫好照片,甚至不叫摄影,那是瞎玩。附带解释下,“西藏的蓝天绿草就在那里摆着,谁去都可以看见”,谁去都可以拍,狗都可以拍,搁快面包狗咬一口都能把它给拍了。“大自然是有生命的,而且同我们息息相关,”这句话最重要,“如果把它们仅仅当作画来欣赏,那我们自己又是什么呢?”这一句话把风光摄影全给杀了,七寸,一下扎见血。对不对?如果你把大自然当作风光当作画,那你自己是什么?你把自己就给贬低了,把自己的生命力给扼杀了。所以很多人声讨糖水片声讨风光片,其实没说到点上,这儿是根儿。
相机型号: LEICA C-LUX 3 iso: 125 快门: 1/30s 光圈: f2.8 231053294024.jpg (103.55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5 20:55 上传
相机型号: LEICA C-LUX 3 iso: 125 快门: 1/30s 光圈: f2.8
231053294024.jpg (103.55 KB, 下载次数: 4)
2015-1-15 20:55 上传
“精华全在这儿”的任曙林作品自述
“上帝给人类摄影这个武器,就是让人类发现自己的”
相机型号: LEICA C-LUX 3 iso: 200 快门: 1/30s 光圈: f2.8 231053294024.jpg (104.65 KB, 下载次数: 1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5 20:57 上传
相机型号: LEICA C-LUX 3 iso: 200 快门: 1/30s 光圈: f2.8
231053294024.jpg (104.65 KB, 下载次数: 17)
2015-1-15 20:57 上传
任曙林新作《云南风景》
色影无忌:所以您说没有生命力其实是缺乏你个人的东西在里面?
任曙林:对,所以说,风景的生命不在植被,红花绿草蓝天都是表面的,而在环境。如果这种空间关系没有生命力,风景必死。这就是我的观点。然后,时间地点,这是我最新的作品,虽然我是四月影会老人,“把它们叫云南风景,这有点不得已为之的意思”。为什么呢?第一,我不知道应该叫什么,叫什么?其实没有名字,但是我必须起个名字,因为我要展览要传播,要沟通要茬架。另外,我也有这个意思:你不是风景吗?调侃一下,我也是风景。
色影无忌:很多当代观念性的东西,它拍的内容不一定是重要的,它的名字反而是重要的,您发现没?
任曙林:对,其实我的东西,你说是观念也行,你说是风光也行、地貌也行。你看林路的博客,前阵子第29届哈苏奖颁给了罗伯特·亚当斯,哈苏奖是摄影中的柏林,不是好莱坞,是讲究的那帮人,那是真正有水平的。你看他照片里没有人物,全是景观,他的景观是怎么解读的?他虽然拍的不是我这种野景,是半人工的、城市边缘的景观,但是,思路跟我是一模一样的。
色影无忌:他有个概念是“新地貌”,New Landscape好像。
任曙林:那个都是扯淡。什么大地摄影啊,其实没说到根儿上。我觉得,理论不在多,就在这几句话。
色影无忌:那您理解罗伯特·亚当斯,就是这个“空间的生命力”?
任曙林:拿我的理论给他评分,那就是高分;拿我这个评安塞尔·亚当斯,那就相对低一点了。
色影无忌:那就是好莱坞?
任曙林:不是好莱坞,他也是那一路下来的,安塞尔·亚当斯绝不是风光摄影家,我很崇拜他,但是他呢,毕竟是前人,我不能苛求古人,但是他已经走到里面来了。罗伯特·亚当斯则更走了一大步,但是这个进步的空间还有,我在走。这是摄影的本体语言。其实这个跟拍人物拍纪实,道理是一模一样的。
咱们今天的讨论会其实根儿上是在讨论什么?就是“摄影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摄影?摄影是怎么记录,它是记录什么东西?它承载了哪些信息?最关键一个,它怎么传达信息?
色影无忌:就是怎样让别人去感受的到。
任曙林:对,摄影是不用动脑子的,摄影是靠直觉的,靠感觉的。这感觉的世界就是一个秘密。上帝一百七十年前给了人类摄影这个武器,就是让人类发现自己的——我们现在不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由了解环境开始。这个圈就画圆了。我们身边很多秘密不知道。所以我比较喜欢广州那个王弈庶,阮义忠说他是中国最有潜力的摄影师。他是90后,他拍的很多景观,他总觉得这里面有种神秘的东西,这就对了。摄影是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什么“摄影救国军”……顾铮说了,“我们不愿扯上那么多东西”,这就对了,不要扯上那么多责任,你把你自己发挥大了,就是对国家对民族最大的贡献。如果没有你自己,什么救国军,你连你自己也拯救不了。道理就是这么回事,你把这个圈画圆了之后,你拿这个标准到平遥一衡量,你就能一天把所有展览都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