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笨笨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莱斯利·马丁:最大的挑战是让摄影保持新鲜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2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中国摄影:我们更想了解中国的纪实作品



正在旧金山当代美术馆(SFMOMA)展出的中国纪实摄影师骆丹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24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我们知道,休斯敦摄影节曾在北京组织过一个专家见面会,在2006年,很多中国摄影师都有参加,和策展人见面,请他们点评作品等。光圈在这方面有没有做过相关的工作?

        莱斯利·马丁:事实上,那时光圈有工作人员去了北京,Diana Edkins,她当时是光圈策展方面的相关人员,现在是独立策展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25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能否介绍一下美国的摄影节?

        莱斯利·马丁:休斯敦摄影节的历史最久(在美国),包括展览、作品点评,有一些讲座,也有一些市集,像APAD这种。整个摄影节的气氛也比较像市集,艺术市集。他们运作的不错,但并不是每次都特别出彩,因为还是比较注重市场,而不是想法。是个不错的去处,也有好作品看。

        圣达菲(Santa Fe)有更好的专家见面会、作品点评,但没有展览。

        纽约摄影节开始于2008年,我是那里的4个策展人之一,另外还有马丁·帕尔(Martin Parr),Kathy Ryan,Tim Barb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25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我们前阵子采访了马丁·帕尔,他的幽默感非常英国式……

        莱斯利·马丁:是吗?没错,他是典型的英式幽默。他给我发邮件说北京的二手市集不错。

        马丁·帕尔为摄影做了很多贡献,他不仅是个有趣的摄影师,同时也是策展人,收藏家,他为推广摄影画册——作为摄影师让人们了解其作品的最好方式——也做了不少事情。他担任策展人的法国阿尔勒摄影节非常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26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对于中国摄影,你更想了解哪些方面的东西?

        莱斯利·马丁:事实上,在西方我们更多了解到的中国摄影作品是比较艺术化的,fine art photography。西方很长时间以来,最主要的摄影观看方式其实是报道式的,人文纪实、街头摄影,这部分在中国的情况并不被我们所了解。所以,中国的纪实作品,这是我们更想知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27 | 只看该作者


毕业于SVA的摄影师沈玮作品《几乎赤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27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也做教师,在SVA(视觉艺术学校)?

        莱斯利·马丁:我在那边做兼职,光圈做全职。


        色影无忌:沈玮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对吗?

        莱斯利·马丁:是的,我见过他很多次。我很喜欢他的作品,有着独到的风格,非常精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28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在SVA教什么呢?

        莱斯利·马丁:以前我教过当代摄影史,1960年代部分,也教过本科生的理论课,当他们在准备毕业作品时。所以,要看很多作品,说很多话,倒是没有许多讲座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29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那么在分析毕业作品的过程中,你有没有一些经验可以与中国摄影师以及学习摄影的人们分享?

        莱斯利·马丁:事情是这样,我无法告诉你怎样去做。我要求他们的,也是要从非常个人的位置出发,其实这是关键。我跟学生们说的最多的,便是关于如何从能够拍出一张好照片——一张普遍意义上熟悉打眼的好照片——转移到能够尝试创造出反映他们独特想法和独特视角的东西。我觉得,这很难给出一个公式啊:)那还是来自于专属于你个人的角度,即便是报道摄影也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3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摄影工业:真正去关注摄影教育



近期的《光圈》杂志封面,封面画作出自摄影家William Eggleston之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30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光圈》杂志是季刊,一年只出4本?

        莱斯利·马丁:是的,我们有高级别的印刷品质,事实上我们每次的杂志看起来都像一本书。我们也会跟摄影师合作,主要支持新作品,不管是出自新锐摄影师还是长期活跃的摄影师。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审阅作品,写摄影评论,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3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是光圈出版部门的负责人,对于摄影画册出版方面,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莱斯利·马丁:马丁·帕尔跟我说,他在中国看到的摄影画册不多,更多是像文化大革命那样历史题材的、政治宣传类的图片书籍。实际上这点很有趣,因为中国的印刷水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们的书是在中国印的,在香港,也在深圳,他们能做出好东西来。所以看来材料是在这里的,但似乎没有多少机构有兴趣推广摄影画册。

        我想一个原因是摄影书很贵,所以这个市场在中国还没有很好的打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33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是的,而且不仅是摄影书籍,摄影收藏的市场也刚刚开始,而在西方这个市场早已非常成熟。你对中国摄影市场,乃至整个摄影工业的发展有没有什么建议?

        莱斯利·马丁:我认为最好的建议,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在跟随的,那就是真正去关注摄影教育。首先是对摄影师,你如何编辑你的作品,你如何针对收藏去考虑你作品的输出;同时也要对市场进行教育,培养收藏人群。这很艰难。即使在美国,艺术品收藏是非常重要的领域,而摄影收藏市场也是落后于其它艺术品的,因为拍照越来越普及了,印刷成本却越来越高昂。你能做的,就是要去说服,有渠道去说,为什么要收藏,如何收藏,而不是收藏什么,因为那是个人的选择。并且,公立机构应该承担起责任,如果只有一家公立美术馆收藏摄影作品,你可以想象……公立美术馆应该举办更多的摄影展,才能让摄影作品有价值。

        当然,很多大部头的事情已经做到了,我们在谈论的是更多值得关注的东西,该如何去深入发展。

[url=]共7页[/url]<<<1234567>>>


莱斯利-马丁(1)   apertu(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33 | 只看该作者
{:7_307:}{:7_3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5-1-18 11:31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