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笨笨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立宪(老六):那年夏天,一件"疯狂"的摄影之事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4:28 |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3    iso: 500    快门: 1/400s    光圈: f5


《青衣张火丁》开篇图片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4:29 |

张立宪(《青衣张火丁》总策划/总编)简介:


张立宪,出版人,作家。人称“老六”(点击查看博客),网名“见招拆招”。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曾任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策划过一些文艺类图书,如《大话西游宝典》、《独立精神》、《昨日遗书》等,并出版有个人著作《记忆碎片》,新版名字为《闪开,让我们歌唱八十年代》。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4:30 |

张立宪(《青衣张火丁》总策划/总编)简介:


张立宪,出版人,作家。人称“老六”(点击查看博客),网名“见招拆招”。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曾任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策划过一些文艺类图书,如《大话西游宝典》、《独立精神》、《昨日遗书》等,并出版有个人著作《记忆碎片》,新版名字为《闪开,让我们歌唱八十年代》。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4:30 |
现任《读库》主编,跨工种作业,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销售诸领域。 以一人之力,创出中国出版界持续出版一种读书品牌《读库》的奇迹。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4:31 |

《青衣张火丁》摄影师简介:


贺延光:《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他拍摄的四•五天安门事件、“小平你好”、“一小步一大步”等被称为“一个国家的相册”。

  杨少铎:专业京剧科班出身,后改行做摄影,专拍京剧舞台,一拍就是几十年。

  严志刚:曾任《新周刊》摄影部主任,现为《潇湘晨报》视觉中心总监。

  胡渝江:自由摄影师,曾为《城市画报》首席摄影师。

  吴晨光:报社编辑,无忌“资深泡菜”。

  吴钢:旅法摄影艺术家,戏剧家吴祖光与评剧艺术家新凤霞的长子。长期担任《中国戏剧》杂志专职摄影师,出版有舞台摄影艺术画册《美丽的京剧》。

  法满:曾先后在新华通迅社、中国新闻社任摄影记者,现为《财经•视觉》杂志主编。

  李蒙利:电视台编辑。

  廖伟棠:诗人,曾编杂志《视觉21》,现为《CAN影像志》主编,同时为自由作家、摄影师。

  朱朝晖,杂志社主编,“无忌泡菜”

  金笛儿:大夫。

  刘刚:工作于某汽车行,长期拍摄舞台艺术,自建戏曲摄影图片网。

  苏岩:“无忌泡菜”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4:31 |
本帖最后由 笨笨嘉 于 2015-5-1 14:34 编辑




《赚文娟》中程砚秋饰苏小妹

程砚秋,京剧程派创始人,四大名旦之一,集创作、表演、导演于一身

供图/章诒和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4:33 |
本帖最后由 笨笨嘉 于 2015-5-1 14:35 编辑




《荒山泪》中赵荣琛饰张慧珠

赵荣琛,程砚秋先生的弟子,程派艺术的重要继承人和传播者

供图/章诒和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4:36 |

“我没有把《青衣张火丁》当成一本摄影画册”


  色影无忌:你做出版已经有不少年头,《青衣张火丁》应该是你做的第一本画册吧?

  老六:其实我没有把《青衣张火丁》当成一本摄影画册,或是一个摄影集。它现在可能是记录了当下的一个演出,记录一个演员,也许几十年过后,它就是一个关于京剧的历史档案。《青衣张火丁》会告诉大家,这个年代的京剧是什么样子,这个年代的青衣是什么样子。

  虽然现在摄影如此普及、如此方便,每天会产生如此海量的图片,但到目前为止,除了这本书以外,我们找不到别人在做这样一个记录。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4:37 |

  色影无忌:据说你是在2006年看到《女伶》这本书,才真正下决心要开始拍摄张火丁?

  老六:算是其中一个因素。在看到台湾出版的《女伶》之前,我就已经觉得大陆有关京剧的书太不讲究,甚至说是很业余的——要么是跟着演出拍几下,既不完整也不细致;要么就是在摄影棚里摆拍,太呆板、太局限——演员到底在舞台上是什么样子?很少能在书中看到。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4:38 |

 另外还有一本书对我影响很大,就是吴钢老师的《美丽的京剧》。他在胶片的那个年代,攒了几十年的力气,拍出那么多好的片子。现在已经进入数码时代,不用考虑要用多少胶片,可以说比原先省下了大笔成本。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反而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就太遗憾了。现在大陆优秀的演员这么多,应该有人做出这样的一个记录,所以我们做了《青衣张火丁》。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4:39 |

  色影无忌:为《青衣张火丁》一共拍摄了多少图片?

老六:从2006年10月开始,到2008年底大约是4万张;加上 2009年的补拍,最后是6万张左右。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4:40 |

 色影无忌:这本书从2008年一直“跳票”到2010年才正式出版,也是跟不断地补拍有关吧?

  老六:对,书里面的《龙凤呈祥》是最晚拍出的片子。这出戏我们先后一共拍了三次,2008年7月底的专题拍摄之后,剧组在中国戏曲学院彩排的时候,我们又拍了一次;2009年10月,他们在长安大戏院演出的时候,我们又拍了一遍——虽然最终只用了很少的片子,但《龙凤呈祥》整个的拍摄过程还是挺费劲的。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4:40 |
  《白蛇传》也是,有两场戏始终觉得不够理想,所以最后还是在中国戏曲学院的小剧场补拍了。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4:41 |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20D    iso: 100    快门: 1/60s    光圈: f5


“这才是今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

《锁麟囊》,摄/吴晨光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5-1 14:43 |

“我宁肯要一张拍虚了的照片,也不会要一张气氛不到位的”


  色影无忌:贺延光老师拍《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拜堂成亲的一张照片,据说你在当场就看得两眼发热?

  老六:对,那张图是许仙与白娘子成亲,穿着红衣服的场景。当时看完心里想,这老头心里头,真是有激情啊。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