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笨笨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区志航:解读现实的另一把钥匙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8:12 | 只看该作者
 尽管哈里.伯顿是做新闻摄影出身,但他对观念摄影的解读和判断还是非常到位的。最后他说:“评委们觉得这些照片属于自己的一个门类,但是我们又想以一种方式表现对这个作品的认可,所以荣誉奖是一个不错的妥协。”我不知道荷赛的历史上有没有过荣誉奖,我真的觉得这个奖比常规的一、二、三等奖要有意义的多。我们中国的摄影人,尤其是媒体的摄影人,对荷赛奖梦寐以求,很多人毕生都在为得一个荷赛奖而追求,我第一次参赛就得了奖,但我更享受的不是作品获奖,而是获奖让更多人知道和更多的思考我的作品。可以说,荷赛是“区式俯卧撑”成长的又一个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8:13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    iso: 100    快门: 1/250s    光圈: f13

《红色中国》南京长江大桥(1968年建成通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8:13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我觉得你的作品是一个逐步走向深刻的过程,一开始的《景.观》系列似乎还有点试验性,对身体符号与景观的衔接还显得有点生硬,但是从《那一刻》开始逐渐的与社会现实进行对接了,这个过程是怎样的?

  区志航:我不觉得《景.观》系列生硬。我们很容易认为当代艺术只能关注当下,其实历史的东西虽然久远了,但对今天依然有影响,依然有意义。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当代艺术不应该拒绝过去,而是应关注和思考历史于当下的问题和意义。我们应该以更远大的思维和宽广的胸怀去面对历史,谁规定了多少年前的历史对当下有效或无效?比如说圆明园与兽首拍卖,围绕着长城、天坛、故宫,迄今还在发生的很多事情。我希望通过我的符号和作品,重新介入和梳理更大跨度的历史,与其他“区式俯卧撑”系列一起,构成对中国历史别样的书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8:13 | 只看该作者

 时间跨度再近一点的是《红色中国》系列,但比2000年以来的《那一刻》系列又远些。《红色中国》系列关注对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重大项目和过程,例如: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学雷锋、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改革开放等等。相比之下,当下觉得挺不得了的《那一刻》事件,就显得不那么重大了对不对?又比如对文化大革命怎么评价的问题,现在基本的态度的否定和回避,巴不得从历史和记忆中抹去。其实,文化大革命是历史的必然,是改革开放奇迹的前提,没有这个将中国社会带到崩溃边缘浩劫,中国仍将政治运动下去。所以,当代艺术创作应该站在更大的时空场域去分析思考,不应只关注当下,觉得眼前的东西才重要。当然,我们关注过去不是为了缅怀过去,而是要思考过去与当下和未来的关系问题。

  通过“区式俯卧撑”,相信有助于将渺小的个体和短暂的生命转换成强大且永恒的力量。我希望以艺术的名义和手段,做超越艺术,关乎社会和历史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8:14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    iso: 100    快门: 1/100s    光圈: f22

《那一刻》2008年9月13日 石家庄三鹿奶粉事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8:14 | 只看该作者

消除误解的最好方式是时间和作品本身


  色影无忌:你创作这个题材的时候,应该会想到,因为毕竟跟中国人比较传统的、保守的观点是有冲击的,你会想到社会上出现一些负面的声音,包括今天有人讲到低俗、作秀之类的对您的误解,你有没有想过用什么方式去消除这种误解呢?

  区志航:我想,个人的内心如果没有足够的强大和准备,是不可能做这样的作品的。消除误解的最好方式是时间和作品本身。其实也真没必要刻意去消除误解,有误解和争议恰恰体现着作品的能量和颠覆性,这也是作品的一部分。我欢迎质疑,只要不是人身攻击,不会伤害与作品无关的人就行。在我的博客中,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如果说你质疑的很有道理,我还特别想与你切磋。内行的人会清楚作品的坚持与难度,没有谁会以如此长的时间和如此大的代价去“作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8:14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所关注的多数新闻是比较负面的新闻,可能会冲击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你又用这种方式去加强它在社会上的影响,期间是否会受到阻挠?

  区志航:我相信我的作品会让大家觉得好像有倾向性,又好像没倾向性,给人的想象空间特别大。就像“强拆事件”以及“郭德纲事件”有人质疑我到底是支持哪一方?我当然有观点和看法,但我不希望限制别人的思想,更希望通过“区式俯卧撑”,通过我的作品,引发人们更多的的关注与思考。

  尽管我的创作动机很善意很客观,而且已经尽量的回避人,但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很难客观的面对现实和事物的真相,加上作品的表达方式又那么颠覆,而且在公共空间创作,难免遇到阻挠,被抓过好几次,最终还是删掉作品才能脱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8:15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    iso: 200    快门: 1/8s    光圈: f11

《那一刻》2009年5月10日 湖北“邓玉娇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8:16 | 只看该作者

当代艺术就是这么有意思,作品的完成就像婴儿诞生,未来有太多的未知和可能


  色影无忌:现在随着你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会不会觉得现在做这个事情的难度越来越大?

  区志航:还好,尽管作品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但因为我基本不露脸,行踪没规律,而且特别注意回避,还好吧。由于人们越来越警惕,越来越“吸取教训”,各种探头、监视器几乎无处不在,创作的风险难度一定越来越大。比如在创作《那一刻》“广州许霆案”时,事发的那个取款机附近就有监视器,先后三次我的行动都被阻挠,最后只好在大清早保安还没睡醒的时候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8:16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会产生粉丝?就像《阿甘正传》里的阿甘无意识的跑引发很多人追随他。

  区志航: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我的一些朋友同事在做活动或合影的时会开玩笑做俯卧撑;在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择“区式俯卧撑”;在荷赛颁奖日,人们见到我,会幽默的做俯卧撑的手势;在荷赛获奖作品展现场,很多外国获奖人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在作品前做俯卧撑留影;在荷赛颁奖典礼介绍来自中国的区志航出场后,台上台下很多人都在鼓动我,于是我在台上一口气做了十几个俯卧撑,尽管不是裸体的,也掀起了晚会高潮……至于会不会有人效仿我,我想,真正有个性和艺术追求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艺术只认第一(个),不认第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8:17 | 只看该作者

区志航在荷赛颁奖仪式现场做俯卧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8:18 | 只看该作者
当代艺术就是这么有意思,作品的完成就像婴儿诞生,未来有太多的未知和可能,常常无法控制其延伸和成长。我也在不断学习、思考和成长,有些方面是慢慢变得自觉的,我不觉得自己一开始就那么炉火纯青,不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8:18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刚才我们谈到你在色影无忌的在线影展,你在作品的数量和背景音乐的考虑也与众不同,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呢?

  区志航:“区式俯卧撑”系列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摄影作品,而是以摄影为媒介和手段表达观念的当代艺术,因此,在作品的呈现上需要综合考虑。

  在作品的数量上,一般的摄影展有30-60件作品足矣,但作为对或长或短的历史的呈现和干预,没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不足以表现的。在这里,人们首先感受到浩瀚且波澜壮阔的历史,又可以微观的反思中国社会的人文景观或社会景观。如果不是网站空间的限制,本来会展出超过200幅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8:18 | 只看该作者

 在背景音乐的选择上,如对话中所言,俯卧撑在中国具有全民健身运动的特殊意义,我正是希望通过不断地做与历史对接的“区式俯卧撑”,促进中国社会的强身健体,因此,选择见证中国社会发展近40年历史的《运动员进行曲》再合适不过了。在这里,《运动员进行曲》是“区式俯卧撑”首个网络大型个展的一部分。

  顺便通报一下,在本月19日开幕的2010平遥摄影节幻灯晚会上,将呈献“区式俯卧撑”专题,一起分享、切磋、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08:18 | 只看该作者

 区志航简历

  出生于中国广州。70年代年开始接触摄影;90年代初期创办、主持中国第一个时尚电视节目《时尚放送》;1997年获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银奖;2003年获中国时尚文化大奖之“中国最佳时装摄影师”……

  2000年由时尚摄影彻底转向观念摄影,并开始了《景.观》、《那一刻》等行为及观念摄影系列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