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红山幻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忠于影像自身力量 《摄影美学七问》随感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06 | 只看该作者

书中插图—萨姆·希尔(Sam Shere)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06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们不得不厘清摄影表现的范畴。不同的摄影分类则要求影像应有其自身独特的功能,就好像《七问》中谈到的“纯摄影(straight photography)”是一种追求摄影本质的努力。“纯摄影”的表现,举个例子来讲就是如果要拍一只杯子,就不一定是只把杯子的形状、功能表现出来而已。“纯摄影”有时不去客观的记录,而是将对象改造成为它的影像语言。这一点上,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拍摄的《鹦鹉螺》一图,便将“纯摄影”的境界升至顶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07 | 只看该作者
对纯摄影的追求中,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是为彼此服务的。书中说摄影大师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照片则是将影像的形式与内容结合得恰到好处的范例之一。我们看他的照片,不仅仅是看到照片,我们还会看到很多东西,比如他的粗粒子、构图、快门机会等等,而不仅仅是内容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09 | 只看该作者

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鹦鹉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09 | 只看该作者
在寇德卡的作品中,我们不能只把它们看成吉卜赛人的处境,还应该看它的影像语法。他的作品,体现出摄影师本人的生活方式,如同他的拍摄对象一样,是对自我的一种放逐。在摄影之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选用与他人截然不同的观看方式与构图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10 | 只看该作者
书中插图—尚·杜杰德《抱兔的女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10 | 只看该作者
对影像追求原创性的形式,亦是对摄影本体存在的一种探索。书中谈及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布列松,他开创了影像表现的时空新秩序。而像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原创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11 | 只看该作者

罗伯特·弗兰克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11 | 只看该作者
但照片不仅仅是需要形式的创新,它也需要内容的饱满,需要有一个展现影像本质的灵魂点。
  就像每一张摄影原作都有其独特的灵光所在,这一点本雅明早已提出过。本雅明曾说“十九世纪的很多摄影作品,由于照相机科技上的粗糙,使它所记录的影像不能很真确的表达现实,因此产生了一种神秘性的‘灵氛’——看起来物体本身好像由内在放射出光线一般。在科技愈来愈进步之后,当代作品就已失掉了‘灵氛’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12 | 只看该作者

罗伯特·弗兰克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12 | 只看该作者
朱莉娅•玛格丽特·卡美仑的摄影作品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肖像作品总是充满一种神秘的氛围,尤其是名为《跟随死神呼唤》这一幅作品,黑白影调的质感传递着情绪,影像内外透着一股深不可测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13 | 只看该作者

朱莉娅•玛格丽特·卡美仑《跟随死神呼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14 | 只看该作者

威廉·克莱因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14 | 只看该作者
在我看来,这种影像的‘灵氛’随着摄影科技的进步带来许多改变,甚至变得有些微不足道,书中也对此有所论述。在摄影的发展史中,最初摄影是一项极为繁琐复杂的工程,需要创作者有着持续不断的耐心才可以将其做好。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拍照逐渐成为一件越来越简单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15 | 只看该作者
《七问》中陈传兴先生提及摄影与科技的关系,谈到影像是光学与化学的反应。影像与影像自身的光化反应催生出画面的原始力量。而到了今天,各种数码及电子产品的大量涌现,使得摄影好像不再是那样一件严肃的事情。甚至有些人为了追寻照片本来的灵光而去刻意使用老器材。我对这种做法不敢苟同,私以为照片的“灵氛”所在,是用情感和心灵去感知而形成的画面刺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