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笨笨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封岩:用内敛来释放激情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5:44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LX3    iso: 200    快门: 1/30s    光圈: f2



封岩用PVC水管做的画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5:44 | 只看该作者

 封岩:我一直认为,摄影是一种带有魔术及巫术似的行为,像过去流传在民间的说法——人让摄影了就是魂给带走了。

  封岩:这种传说加深了我对摄影神秘的想象。究竟是什么让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东西,通过摄影,一个行为,变为神奇与不朽?而这之中的秘密仅仅是通过摄影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完成的。我对摄影其中一个神秘的想象是,被拍摄曝光的胶片,存放在那里,在没有冲洗前都会随着我的情绪、感觉所左右,让它在黑暗的胶卷里产生变化,渐渐靠近成为我想要和希望的影像。也就是说我的意志能改变它。甚至,在送进冲洗店后的等待期间,它也会随着我的期待、担心、幻想而改变。这种说法让人感觉有些玄,但也是我对摄影着迷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5:44 | 只看该作者

 封岩:在一个环境中,一百个人轮流站在同样的位置拍摄一个杯子,构图一样,但照出来不一样,这之中的原因在哪里?

  封岩:感觉,每个人对同一个物体的感觉不一样。环境或被摄物所释放出来的信息影响拍摄者,促使了影像最终的形成。这也是摄影神秘的力量所吸引我的另一个原因。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又带上相机,重新回到当时的拍摄地点,环境似乎没有变化,我再一次重新按动快门,但从冲洗出来的片子来看,完全没有第一次冲洗出来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5:45 | 只看该作者

 封岩:这之间是什么发生了变化?难道是时间?

  封岩:对,是时间。在存在上的决不可复制。时间已不是那一次,是现在式,整个环境在时间中悄然发生了打眼无法看出的变化,只有通过照相机感光后才能发觉这种悄然的变化。原来的一切不复存在。这似乎是一个秘密,一种拍摄者独享的一种秘密。时间与拍摄者共同完成作品,形成一种不可复制、重复、模仿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5:45 | 只看该作者

  封岩:你拍的大多是城市里的日常景象,透过拍摄,你,作为一个拍摄者,与城市的关系是什么?

  封岩:我的摄影里没有人,但让人感觉到有人的存在,感觉作品的边缘外就有人。我的摄影里只有物,静止的物。那些静止不动的物体:风景、建筑、汽车,与城市共谋散发出一种诱人的鬼魅气息,产生一种幻觉。拍摄者,行走在大街小巷,感觉一种由真实环境产生的不真实感。像一个流亡者。拍摄者与所拍摄的“物”,不会改变这座高速运转城市的任何部分,拍摄者与所拍摄的“物”在这座日益国际化的城市里同样地显得不合时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5:45 | 只看该作者

 封岩:请描述你拍摄过程的个人及外在状态。

  封岩:最先让我驻足脚步的是,物品的沉默无语,那种安静的气氛吸引我,使我产生一种似幻似梦的不真实感,一种对环境的迷失与不确定,像被施了魔法似的被它诱惑,以至本能的举起相机,希望能捕捉住那个用语言无法说清的东西。拍摄者身不由己,忘记了拍摄本身的行为,沉浸在一种无法说清的轻盈中。操作相机时的顺序、步骤……变得不再重要。在一种极度专注的状态下,一气呵成似的完成了拍摄行为,直到有些筋疲力尽,才松开按动快门的手,才想起来喘一口气,感受一下疲劳。直到眼睛离开取景器,完成摄影行为,一种疲惫加愉悦袭遍全身,开始重新意识到周围的环境、人流。一切感知都在影像被秘密拍摄进胶卷之后才开始恢复,恍若隔世,一种对周遭环境的陌生、不确定感伴随着一种对色彩、光线、形状、天气从未有过的敏感油然而生。最后,怀着一种不可告人的心情,离开沉浸多时的环境当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5:45 | 只看该作者

封岩:决定摄影作品的命运似乎很多,时间、距离、构图、光线、环境、曝光、冲洗、选择……。摄影者,将什么纳入四边形的取景框里?与被摄体保持怎样微妙适当的距离,形成了最终成为作品的照片?

  封岩:是被摄体的姿态和主体的摄影者通过相机共同完成了称为作品的的照片。我的作品是由物体与我共同创造完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5:46 | 只看该作者

封岩:为什么是彩色的?

  封岩:色彩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它们迷惑人,使原本事物变得更加迷离、诡异、虚幻与不确定。彩色摄影与黑白摄影相比,更让人感觉它的迷幻与不真实,这是我喜欢彩色摄影的原因。它让我产生对周遭环境的一种不确定感,一种距离、一种对周遭物体、环境、没有生命的物品一种超现实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5:46 | 只看该作者

 封岩:在拍摄的过程中有迟疑吗?

  封岩:摄影也常常会引起拍摄者对一件物品、一个景物、一个局部的辗转反思,游移在确定与不确定之中,使握在手上的快门迟迟不见声响。一种对面前所见事物莫名的浮想联翩、不着边际,并对拍摄本身的行为产生怀疑,值得拍吗?有意思吗?拍它干什么?等等思绪不断涌现出来。这种不确定使拍摄者不断在调整与被摄体的距离,前、后、左、右。透过取景框,将物体切割下来,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使之成为一种可能,一个“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5:46 | 只看该作者

 封岩:在人们的惯性思维里,镜头只能是对准被证明是“有意义”的,就像无数名胜风景的某一个位置,被认为是留影的最佳角度。

  封岩:照片总是让观者首先相信真实这个信息的传入,人们确信照片是将一件真实的事件记录下来,是将一个真实的环境纳入镜头里形成照片,它的真实纪录功能被夸大了,几乎掩盖了事物的本质,它被一种流行的大众语境所淹没,也被所谓的“意义”所掩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5:47 | 只看该作者

 封岩:一张摄影作品的诞生是偶然还是必然?

  封岩:摄影作品当然也有许多看起来偶然的,其实是必然的因素:拍摄者,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是向东走进入一条小道、向右进入另一条胡同,还是继续向前走,这些都使即将成为拍摄对象的物品处在等待的状态。随着拍摄者看似无目的的选择了一条路,走进去,一步一步接近他仍不知道的拍摄对象,即将完成的作品已开始形成趋势,在随着拍摄者与被拍摄者的渐渐相遇而显得焦急、不安、像即将生产的孕妇,拍摄者面临一种生产前的焦虑、期待,游移在一种确定与不确定中,直到拍摄对象显现出来,与拍摄者交汇,那一刹那中已决定了作品本身的诞生。一切都被注定。被拍摄对象像一块磁铁牢牢地吸引着拍摄者完成共同创造的被称其为作品的东西。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5:47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RICOH  GR DIGITAL 2    iso:    快门: 1/125s    光圈: f2.8

封岩自拍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5:48 | 只看该作者

  封岩简历:

  封岩(1963年-)出生于西安市。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旅居纽约多年,现居北京。

  展览:

  个展:2005年“秩序”系列摄影作品于北京世纪翰墨画廊展出;2006年“山石”系列摄影个展于北京四合苑画廊798项目空间展出。2007年“权利”系列摄影个展于北京四合苑画廊展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5:48 | 只看该作者

 联展:2005年“新·无界”当代艺术展,零工场“不确定性表达”,TS1当代艺术中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代艺术展;2006年平遥首届“5x7”照相双年展,2006上海 ART SCENE当代摄影展。2007年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2007年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2007年第三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08年连州国际摄影节“回放”三年展。2009年pax project space(帕克斯艺术项目空间)当代艺术展。2009年封岩@timezone8 东八时区当代摄影个展。2010年“春分”元典美术馆。2010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TMIC当代艺术展2010。2010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大爆炸”当代艺术展。

[url=]共11页[/url]<<<1234567891011>>>


封岩(9)   极简主义(14)   摄影(2556)   艾未未(6)   简单(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5-6-30 15:48 | 只看该作者
{:7_307:}{:7_3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