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与行为艺术关系 | 两位当代女摄的对话 2016-11-28 13:46| 发布者: cpnoz| 查看: 189| 评论: 0|来自: 拍加摄影
摘要: 行为艺术是短暂的,而摄影却是永恒的。当摄影的照片不仅仅等同于一个行为艺术过程的记录?摄影照片是如何将观众带到了见证行为艺术的现场?本文摘自著名摄影杂志《ApertureMagazine》中MoMA高级策展人 Roxana Marcoc ...
[table]
[tr][td]
行为艺术是短暂的,而摄影却是永恒的。当摄影的照片不仅仅等同于一个行为艺术过程的记录?摄影照片是如何将观众带到了见证行为艺术的现场? 本文摘自著名摄影杂志《ApertureMagazine》中MoMA高级策展人 Roxana Marcoci(缩写为M) 与 Performa创始人RoseLee Goldberg(缩写为G)的对话。
《韵律0》by Marina Abramovic
M:你曾出版过一本前卫且具备代表意义的书,就是研究行为艺术的《Performance Art:From Futurism to the Present》(1979),该本书为行为艺术的技术、政治和美学转变上拓展了更广泛的空间。我想探讨,你怎么理解摄影对行为艺术的贡献?为什么摄影和行为艺术会如此复杂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行为艺术诞生之初,摄影就与行为艺术的关系就开始以十分特别的形式存在,似乎这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在此时(摄影诞生之后)谈论当代艺术与当代行为艺术,但在早期(摄影诞生之前)似乎就不太可能。
《无量之吻》by Marina Abramovic
G:这个开场问题非常有意义,在摄影诞生之前,人们用绘画来记录艺术行为(行为艺术的初期形式),有可能是在画室或画家沙龙,研讨室类似的地方,当然也可能会有观众莅临现场,但大多是不对外公开的。(如果要复原这个现场)我们只能点燃自己的想象,才能把模特和创造艺术的历史时刻与绘画结合在一起。
《飞往虚空》1960 by by Yves Klein
G:行为艺术从六十年代开始与“记录”这个词联系在一起,就像摄影,是瞬间行为的记录。正如我们看到有关 Yves Klein、Joseph Beuys、Yoko Ono、Carolee Schneemann、Chris Burden 等五十、六十、七十年代艺术家的照片后,行为艺术的照片通常会变得以相机视点为主,以便让它们看着更有标志性和力量感载入史册。
Cut Piece 1965 by YokoOno
M:Gina Pane作为行为艺术的先锋,她从创作之初就与摄影师Masson合作。Pane会事先预判现场的摄影效果,并亲自确定最终使用的照片,再连成蒙太奇,她把这称之为动作证明“constants d’action”。
《疼痛体验》1978 by Gina Pane
M:摄影是六十年代真正登上(艺术)舞台,显著的变化发生在摄影与行为艺术、雕塑、文学和电影关系的改变,那些此前从不认为自己是摄影师的艺术家们开始使用相机来为自己的创作服务,观念艺术就是这么做的。行为艺术是短暂的,而摄影却是永恒的。当摄影的照片不仅仅等同于一个行为艺术过程的记录?摄影照片是如何将观众带到了见证行为艺术的现场?
《时间中的关系》by Marina Abramovic
G:反美学的观念艺术与行为艺术可被由简单照片串联成完整的记录,这开启了摄影的裂变:一条与传统摄影完全不同的道路,许多七八十年代的视觉艺术家参与其中。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间,大量的行为艺术都是带着被摄影记录的意图进行。反观亦然,摄影艺术也产生了很多难忘的(行为艺术为前提的)摄影艺术作品,就像你在2011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Staging Action: Performance in Photography since 1960”中所展示的那些作品。 Foamy Aftershave 1982 by William Wegman Performance in Photography since 1960 参展作品
G:我也有问题问你,作为摄影策展人与摄影史研究者,你如何辨别一张和行为艺术有关照片是摄影艺术作品或是视觉艺术作品(此处还包含艺术创作产权归属摄影家或视觉艺术家的问题)?对我而言,没有摄影师能媲美像1997年Marina Abramovic的作品《巴尔干 巴洛克(Balkan Baroque)》:她穿着白衣在擦洗1500根牛骨,逐渐将白衣浸染血色。从视觉艺术家的角度来说这展示出种族大清洗带来的梦魇,摄影记者或摄影师可能会将这张照片过分阐释,破坏了其中的原本的含义。
《Balkan Baroque》1997 by Marina Abramovic
G:Marina的作品照片有一种独特模式和一种具有阐释意义的视觉想象,这又不仅仅是源于摄影师的创造。我的观点是,行为艺术的摄影强化了行为艺术,但是这是属于视觉艺术家的作品。无论是否意识到,艺术家都知道自己行为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所以无论是谁在拍照,无论是摆拍还是现场抓拍,照片所传递的信息都只可能来源于行为艺术本身。
The Red Sculpture 1975 byGilbert & GeorgePerformance in Photography since 1960 参展作品
M:“Staging Action: Performance in Photography since 1960”是2010年MoMA“雕塑般的行为身体”这个展览的延续,摄影在这里充当角色已经不仅仅是记录,行为艺术很明确地在对着相机而为。特别是在七十年代,女权主义成为社会和艺术的中心,像艺术家Hannah Wilke以重新“改装”自己的身体来表达对性别歧视的看法:而这些艺术行为是通过摄影实现的。
S.O.S. 1974 by Hannah Wilke
M:Wilke将她的照片称为“行为艺术者的自肖像”,雇佣商业摄影师专门为她拍照。她自己摆各种姿势,各种配饰,她还甚至在身上“烙”上女性生殖器图案的口香糖。在《S.O.S.(Starification Object Series)》中,她装成一个受辱的明星,强调出相机在行为艺术与摄影之间的重要作用。
S.O.S. 1974 by Hannah Wilke
M:我想问:世界上是否存在一种无需媒介化的行为艺术?
G:这取决于如何定义“媒介化”,正如之前所讨论的,20世纪前是绘画,文字、语言等等都是不同形式的媒介。
by Tino Sehgal
[/td][/t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