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178|回复: 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莱斯利·马丁:最大的挑战是让摄影保持新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1-17 20: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莱斯利·马丁:最大的挑战是让摄影保持新鲜

发布时间:2009-10-14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满异 责任编辑:my

        “光圈”基金会是著名的非盈利摄影机构,由安塞尔·亚当斯等多位摄影师于1952年共同创办,并推出《光圈》杂志。如今,“光圈”已发展成享誉全球的摄影组织,旗下包括杂志、书籍出版、展览、教育、奖项等分支,系统性地全面推动着摄影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向前发展。从60年代到今天,“光圈”出版部已出版了超过500本摄影书籍。

        作为一名资深编辑和出版者,“光圈”出版部主任莱斯利·马丁(Lesley A. Martin)女士曾编辑出版过40多部摄影书籍。她首次来华,在平遥接受了色影无忌的专访。


延伸阅读:

设计者详解:一本光圈出版社摄影画册的出炉过程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35 收起 理由
安逸001 + 25 相当给力!
唐河老徐 + 1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0:59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400D DIGITAL    iso: 100    快门: 1/160s    光圈: f7.1


莱斯利·马丁(Lesley A. Martin)在采访现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展览:摄影潜藏着无限的可能


相机型号: LEICA C-LUX 3    iso: 100    快门: 1/60s    光圈: f2.8


光圈基金会展区内的作品,即“黑照片”和“白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01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我们知道光圈基金会于1952年由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多萝西·兰格(Dorothea Lange)等摄影家创立。经过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摄影有了很大的变化,光圈基金会有没有经历一些改变呢?在哪些方面?

        莱斯利·马丁:当然有改变。首先是硬件方面,杂志和以前不一样了,举个例子,最早的光圈期刊只有这样大小(大约介于32开与64开之间),里面是黑白照片,而且事实上,文字比照片要多,因为照片的制作费用昂贵。现在的光圈杂志如你所知,大开本,全彩色印刷,更加国际化。而且现在我们相当重视当代艺术领域的摄影作品,有实验性和创意性的作品等,当然也有走传统路线、经典样式的摄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03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这次光圈基金会展出的作品即是这样充满概念性和抽象化,观者应该怎样去理解它们?

        莱斯利·马丁:这个展览是基于一本书,作者是莱尔·雷克斯(Lyle Rexer),他也是这个群展的策展人。在这本书里他追溯了抽象摄影的历史。你知道,摄影通常被认为是具象的艺术形式,这儿,我拍一张桌子,照片上它就是个桌子。但是在此表象的下面,摄影其实潜藏着无限的可能。历史上有很多摄影师钟情于拓展抽象摄影的手法,以此表达对世界的看法,作以哲学上的思考,甚至就是针对摄影本身的开拓。就像这个展上以及莱尔书中的作品,事实上大量的当代作品是关于摄影材质的探讨。比如那幅全黑的作品,那是用扫描仪直接扫描纸张上面的灰尘,非常有趣的点子……因此我要再次强调的是:对一张照片,我们观看的极限是什么?还有紧挨“黑照片”的一张大尺寸像空白纸的作品,其实仔细看,照片上那些细屑是摄影师刮下的胡子渣。所以我举“黑照片”和“白照片”的例子,就是说这样的作品它看起来非常抽象,然而实际上也是非常具象的,一个是灰尘一个是胡子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04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展览中一位作者Charles Lindsay,他的作品似乎不那么抽象?

        莱斯利·马丁:他的作品非常有趣,他用负片效果表现油质以及其它一些微观物体的肌理,放至大尺寸,就像显微镜下的世界。他的作品关于有机物和自然界的形态,但是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创造了它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05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你是否认为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展览?因为包含了丰富的可能性,给影像的可实验性留下广大空间。

        莱斯利·马丁:是的,这个展览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我不相信摄影是有限制的,只有一种或另一种摄影,不,我不这样认为。光圈作为一个基金会,我们鼓励不同类型的摄影里最好的作品。你看到光圈创始人,亚当斯、兰格、摩根,他们的路数完全不同,但是这些人能够走到一起,为了交流探讨彼此的想法而共同创造出一些东西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05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LEICA C-LUX 3    iso: 200    快门: 1/30s    光圈: f2.8

光圈基金会展出的Charles Lindsay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06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LEICA C-LUX 3    iso: 100    快门: 1/500s    光圈: f4


莱斯利·马丁(Lesley A. Martin)与无忌工作人员合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07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光圈曾出版过特刊,整本杂志专门介绍一个摄影师,像库德卡。

        莱斯利·马丁:是的,光圈出版过很多个人专刊,专门为一个艺术家的,我们现在也在做。库德卡非常了不起,实际上我们现在与他仍然保持着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08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所以看到这次的展览,联想到许多年前的库德卡专刊,可以看到光圈对摄影多样化的包容。

        莱斯利·马丁:对,这是我们的目标,保持灵活,只要是最好的,新的点子……有时即使是传统形态的摄影,也会有新的点子令它焕发生机。比如我们去年为库德卡1968年拍摄的纪实系列出版了画册《68年,入侵布拉格(Invasion 68:Prague)》,在纽约的光圈画廊做了大型回顾展,对他这一专题进行了最全面的回顾,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所以尽管是旧作,仍有新的方式可以呈现,这个展览对很多当代摄影师也有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08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尤其是在去年,捷克遭前苏联入侵40周年之际……

        莱斯利·马丁:是的,所以也是很好的纪念方式,回顾这40年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09 | 只看该作者

光圈的传统:鼓励有潜力的摄影师



由“光圈”出版的南·戈尔丁首部摄影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10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那么光圈有没有与中国摄影师合作的经验?

        莱斯利·马丁:我正在考虑这方面的事情,我看了1980年代中国摄影的展览,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我也参加了一些相关的活动,其中有些是我已经知道的摄影师,但还有很多人是我不认识的。10年前光圈做过一本书,有关中国跨越50年的历史影像,那时我还是个很年轻的编辑,我记得当时做起来难度很大,因为关于中国摄影的资料非常难找。现在自然是容易多了,我可以来到这里亲眼目睹这激动人心的场面。那本书可能是光圈做过的关于中国摄影最大的一件事了,另外,在杂志里我们有登载过很多关于中国摄影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11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仅仅是出版物吗?有没有在其它一些方面接触到中国摄影师,比如奖项、基金等?

        莱斯利·马丁:还没有,我们有评选最佳作品集的奖项——光圈作品集奖(Aperture Portfolio Prize),它是面向全球的,尽管我不知道中国摄影师是否会感兴趣。因为需要一定的申请费用(25美元),而且申请人也必须是《光圈》杂志的订阅者,因为这样他们会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作品,而我们也能找到适合我们的摄影师。我不知道是否会有中国摄影师愿意参加,但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中国的摄影作品。操作起来很简单,在网上就可以申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