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747|回复: 8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帕特里克-扎克曼:寻找“中国的身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8-11 06: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帕特里克-扎克曼:寻找“中国的身份”

发布时间:2010-12-30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满异 责任编辑:jack

       帕特里克•扎克曼这几年没少来中国,光是今年就来了好多趟:跟踪上海世博会,参加连州摄影节……
       抽空还会花上个把下午,在北京的某个咖啡馆里,与慕名而来的中国摄影师和爱好者讨论照片。作为玛格南图片社的“中坚力量”,扎克曼传承了欧洲摄影的经典审美,同时在人物的状态和氛围上深度挖掘,不拘泥于传统,推动着新一代纪实风潮。

      他的影像风格基于“决定性直觉”理论,以及几十年来的摄影实践。1955年出生于法国的扎克曼,在1976年就已成为一名自由摄影师。从那时至今,他把自己的摄影人生都贡献给了“身份认同”、“记忆缺失”以及“全球移民”等文化议题。近年来,中国在世界格局上的地位突显,吸引着扎克曼一次又一次的回到这片土地,寻找属于中国的“身份”。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他,顶着一头丛生的乱发,硕大的鼻子后面隐藏着一双狡黠的眼睛。扎克曼的眼神流露着一种语气,兼有谨慎与达观——在这个动荡的世界里谨慎的保护自己的洞察力,同时在面对种种无奈与缺憾时能够释然达观。这种语气直接指向,并引领我们进入他的摄影世界。毕竟,那是他看世界的眼睛。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0 金钱 +50 收起 理由
安逸001 + 30 + 30 好样的,向你学习!
唐河老徐 + 2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6:44 | 只看该作者

  特别说明:本访谈内容仅为摄影师个人观点,不代表无忌立场。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80    iso: 200    快门: 1/200s    光圈: f6.3

扎克曼接受无忌专访         拍摄/海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6:45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里的人们有一种失落


        色影无忌:看到《华盛顿邮报》网络版已经刊登了你拍的世博会照片,这次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一个商业拍摄任务?

        帕特里克•扎克曼:一半一半。之前是受云南摄影家协会的邀请,在云南省的三个城市做了讲座,也在周边拍了一些照片。几天后我和东方IC(玛格南图片社的中国代理图库)的Jeremy说,期待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的照片和中国摄影师的照片一同出现在中国的报纸上,一起分享日常的工作。没想到一个月后,他真的打电话给我说:“《东方早报》愿意给你这个机会,你过来吧,世博会开幕期间可以做个十天的图片故事。”这就是这次我为什么来。所以并不是事先脑子里想好的,而是恰好出现的一个机会。 然后玛格南图片社和《华盛顿邮报》按照合约,委托后者刊登了照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6:47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80    iso: 200    快门: 1/40s    光圈: f3.5

扎克曼在宾馆给无忌展示他拍的世博照片               拍摄/海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6:48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这期间,有没有同时进行的长期拍摄计划?
        帕特里克•扎克曼:有,打算出一本书,关于“今日中国”。你知道1995年我出过一本书,《W,或“大鼻子”的眼睛》,记录了中国很多城市的生活状态,也有在海外的中国移民,还有1980年代到1990年代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说到“今日中国”,这本书将是我第一本完全在中国拍摄的书,它讲述的是一种“困惑”:现在这里在发生什么,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变化。我觉得这儿的人们有一种失落,失落来自情感上的困惑,思想上的困惑,以及视觉上的困惑(笑)。从2000年开始我拍一些彩色照片,有很多是关于上海的。在这本书里我将把彩色照片和黑白照片混合在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6:49 | 只看该作者


帕特里克-扎克曼作品:1995年,苏州,巩俐在《风月》拍摄现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6:49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2006年你在法国有一个展览,叫“中国困惑”,那次展出的照片与“今日中国”系列有关吗?
        帕特里克•扎克曼:对,那次我展出的是一个6×6画幅的系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6:49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通常你是用135,为什么这个系列是用中画幅?
        帕特里克•扎克曼:这个是看情况而定的。有时我也会厌倦135。我也不想老是重复我自己,这个是关键。所以我不停尝试更多的选择,去经历不同的人生。有时我也用宽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6:49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我看过你用宽幅拍的“智利”。
        帕特里克•扎克曼:是的。说到6×6,我喜欢它能够在画面里呈现更广阔的舞台。你知道用Leica,非常适合快速抓拍。但是像Hasselblad或Mamiya就需要摆好,端端正正的,像拍肖像一样耐心取景。出来的效果自然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6:5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书是关于中国作为一个整体的身份认知


        色影无忌:“今日中国”将在什么时候完成?
        帕特里克•扎克曼:我不知道,这本书是关于“困惑”的,我现在就很困惑(笑)。我一直在这个项目上面埋头苦干,也经常与书籍设计师碰头,然而目前还没找到连接不同系列之间的那根最好的纽带。这也是为什么我经常回到中国,还是要更多经历,才会有更好的点子。与此同时我也常问自己,这本书的拍摄何时才能告一段落,哪里才是尽头,这也是我反复回到中国的原因。中国这么大,你要拍尽是不可能,你得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尽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6:50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80    iso: 200    快门: 1/40s    光圈: f5

接受采访的扎克曼。      拍摄/海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6:51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所以你还是要进行选择,有选择了才能找到“尽头”。
        帕特里克•扎克曼:是的,现在我手头的素材太多了,得花时间减少照片的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6:51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我在想一个事情,从许多年前开始,你的摄影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就是“身份的认知”,无论是关于犹太人,还是早期拍摄的中国移民。你目前的项目是专门针对发生在中国的变化,这与“身份”这个话题有所不同。我在想这个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帕特里克•扎克曼:这并不是转变,我现在拍的也是“身份”,关于中国的“身份”。就是说,中国对于当今世界来说,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民,他们的身份是什么?在急速发展和转型的背景下,这个国家如何构建自己的“身份”?所以我认为还是关于“身份”的,只不过是整体上,而不是个体的身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6:51 | 只看该作者
我要说的更多是作为整体的“身份”,因为“身份”是和记忆有关的。中国对群体记忆动过一些手脚,你知道,试图让人们忘记一些东西,忘掉一部分过去。然而你很难带着缺失的记忆去构建“身份”。因此,我说它还是关于“身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06:52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确实很多事情我们都忘了。
        帕特里克•扎克曼:所以我很惊讶。比方说上海,上世纪早期这里曾被殖民化,英美法日等国都在这儿留下过生活的痕迹。这就像你正在开快车,而路上一次又一次的遭遇路障,不停的调头,改变行驶方向。我真的不知道中国人精神上是如何承受这些的,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心理层面)。有时我去拍精神病院,就会想,可能很多人是被这样的历史给整神经了吧!这当然是玩笑话。
        中国人心理适应能力很强,但我敢肯定,深藏在内心的东西有被一定程度的摧残,被历史,被外来文化。所以我的书是关于这些东西,关于中国作为一个整体的身份认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